-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激光干涉测量平板玻璃楔角
激光干涉测量平板玻璃的楔角
目的要求
用自组激光干涉仪测量平板玻璃的楔角。
实验要求达到:
理解激光干涉的原理及楔角测量公式的推导。
明确光路调整的目的及其判据。
实验仪器
光具座、He-Ne激光器、扩束镜、带小孔的像屏、平板玻璃、千分尺。
参考书目
母国光、战元龄:《光学》,p.258-261。
李允中、潘维济:《基础光学实验》,p.73-77。
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He-Ne激光器S发出的的He-Ne激光经扩束镜L会聚后,成为一束发散的球面波。当在其光路上放置一被测的平板玻璃时,由于平板玻璃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球面波是相干光,因此两者在空间叠加的部分就构成了干涉区。这时,若在扩束镜的会聚点处垂直于光束的光轴上放置一个带有小孔的屏,并令小孔与会聚点重合,则该点即是点光源,其发射的球面波经平板玻璃前、后表面的反射,在屏上会呈现出一簇同心圆状、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倘若平板玻璃与光束主轴垂直且前、后表面确是理想平行的话,干涉图样的圆心就会与小孔重合;反之,如果干涉图样中心偏离了小孔中心,则表明该平板玻璃的前、后表面存在着一个楔角。本实验就是为测量光学平面间的楔角而设计的。
图2是干涉光路图。S’是扩束镜的会聚点,亦是屏上小孔的位置(即球面波的发射中心),由它发出的球面波经平板玻璃前、后两表面的反射,分别形成球面波Ⅰ和球面波Ⅱ,这两个相干的球面波可等效地视为由相干的两个虚光源S1和S2直接发出的。
由于S1是平板玻璃前表面成的虚像,故:
(1)
而S2是平板玻璃后表面成的虚像,其像距还取决于平板玻璃的楔角及平板玻璃对He-Ne激光波长的折射率n,利用几何光学推导得:
(2)
由于角极小,所以S’S1与S’S2之间的夹角亦极小,有,,故:
(3)
(4)
又由于 d ,所以上式可简化为:
(5)
因而得到本实验的测量关系式:
(6)
从式(6)可知,对给定的样品(平板玻璃),厚度d、折射率n以及楔角均为常量,其干涉图样中心偏离小孔的距离r与平板玻璃前表面到屏的距离D的平方成正比。据此,可采用D和r的函数关系测量,通过最小二乘法处理,由得到的斜率获得待测量楔角的测量结果。
仪器的调整与说明
从实验原理可知,要应用式(6)进行测量,必须要使光路满足下列条件:
激光束的主轴平行于导轨。
平板玻璃要垂直于光束的主轴。
扩束镜的光轴与激光束的主轴同轴。
屏上小孔与扩束镜的会聚点重合。
屏垂直于激光束的主轴。
平板玻璃的厚度d可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应在不同位置作多次测量。
平板玻璃的折射率n = 1.516 。
观察与思考
如何判断激光束发射的方向已与导轨平行?
如何判断平板玻璃的表面与发射的激光束已调到垂直?
不改变平板玻璃表面的法线方向旋转平板玻璃,观察干涉图样的变动,与楔角有关吗?
改变平板玻璃表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干涉图样的变化。
能否用其它的方法测量平板玻璃两表面间的楔角大小?
数据处理提示
实际测量时,由于屏和平板玻璃都是装置在光具座的滑块上,而滑块在导轨上的位置是通过滑块下部的读数标线来读取的,但读数标线和屏或平板玻璃表面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系统误差,所以使D不易测准,为此可将式(6)改写为:
(7)
如果,屏的滑块读数为,屏的实际位置是(是一项固定的系统误差);平板玻璃的滑块读数为,平板玻璃前表面的实际位置是(是一项固定的系统误差);则屏与平板玻璃之间的距离D为:
若在实验过程中屏保持在固定位置不动,则上式中的C就是一个恒定值;现将其代入式(7),得:
它是一个标准的关系式,其中的y是,而x就是平板玻璃滑块的读数;这样就完全消除了由于滑块读数标线不是屏或平板玻璃实际位置的系统误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上册《光》基础知识和实验复习2010.doc
- 五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三.ppt
- 五年级课件 求商近似值.ppt
- 二下第八单元 漫游在奇妙童话世界.ppt
- 五星级酒店A级厨师红烧肉做法.doc
- 五月海鲜全攻略:寻找别处“鲜味”.pdf
- 五金螺丝电镀镍起泡原因分析.doc
- 亚澳公司开关电源告警代码和含义.doc
- 云南传统包装材料探索.pdf
- 亚运场馆容量和赛时安排.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