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一轮复习生物课时课件:第42课时 基因工程应用与蛋白质工程
第42课时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蛋白质工
程的崛起;1.在植物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后,用农杆菌中
的Ti质粒作为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
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中,
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转基因植物。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实验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
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的“缝
合”需要 的帮助。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
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 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
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
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的F1代中,仍具有抗
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
原因是 。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
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
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
“基因污染”,原因是
。; 解析 (1)基因工程操作时,要用同一种限制性核
酸内切酶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
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的“缝合”需要DNA
连接酶的帮助。(2)由“把它看作是杂合子”,可
以判断抗除草剂基因为显性,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
性状占3/4。(3)因为花粉中几乎没有细胞质,所以
叶绿体DNA不会通过花粉传递。
答案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2)3/4 雌、雄配子各有1/2含抗除草剂基因的可
能,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花粉中几
乎没有细胞质,叶绿体DNA不会通过花粉传递;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
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在棉花细胞内表达,产生
抗性,其原因是 。; (2)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
的方法是 ,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
有效。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维持和表达
其遗传特性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
胞染色体DNA上,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
用的最好方法是 。
(3)上述基因工程中的核心步骤是 ,
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
可以 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
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棉,与诱变育种和
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具有 和 等
突出的优点,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仍不能取代杂交育
种和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杂交育种和
诱变育种方法主要具有 的优点。
答案 (1)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农杆菌转
化法 DNA分子杂交技术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
建 遗传 (4)目的性强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性(或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生殖隔离界限) 操作
简便易行;3.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能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的过程中,①过程
需要的工具酶是 ,②过程常用的
方法是 。 (2)转基因牛可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人生长激素,
则说明基因工程能够突破自然界的 。
在基因表达载体中,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前端必须有
。③过程培养到一定阶段,可以采用
技术,培育出多头完全相同
的转基因牛犊。 (3)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 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 细
胞,Ⅲ代表的细胞具有 的特点。
(4)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进行④过程最常用的方
法是 。
解析 基因工程中用到的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
酶和载体。基因工程的步骤为第一步为提取目的
基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低脂饮食和健康.doc
- 低碳经济下LED节能灯应用和技术研发方向分析.pdf
- 低糖冰红茶研制.pdf
- 住宅小区车辆入口问题数值模拟.pdf
- 住院病人摔伤应急预案和.ppt
-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对策.ppt
- 低频功率放大器设计和制作.doc
- 体育馆计算上座率确定和其对空调系统影响.doc
- 余热锅炉和低温热回收操作规程.doc
-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