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遥感地学分析复习题2012.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地学分析复习题2012

题型: 1、简答题:地表温度反演 20分;简答 10分。 2、判断题:2 x 10 = 20分; 3、填空题:2 x 10 = 20分; 4、选择题:2 x 5 = 10分; 5、名词解释:4 x 5 = 20分。 名词解释: 1、植被指数: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运算(加、减、乘、除等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方式),产生某些对植被长势、生物量等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数值——即所谓的“植被指数”。 2、红边: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最大值所对应的光谱位置,对应红光区外叶绿素吸收减少部位到近红外高反射肩之间,健康植物的光谱响应陡然增加的(量度增加约10倍)的这一窄条区。通常位于0.68~0.75μm之 间。 3、遥感地学分析:建立在地学规律基础上的遥感信息处理和分析模型,其结合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等综合型应用技术和理论,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获得能反映地球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学发展过程的有效信息的理论方法。 4、叶面积指数LAI: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柱体内全部植物叶子面积(仅叶片向上半面)之和。 5、叶倾角:叶子向上半面某一点上的法线方向与Z轴(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天空)的交角,称为叶子在该点的倾角。 6、光合有效辐射: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和转化光能的过程。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仅仅是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0.4~0.7um),这个波长范围的太阳辐射也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7、劈窗算法:是利用相邻两个热红外通道来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的方法,是目前为止发展最为成熟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 8、水体富营养化:当大量的营养盐进入水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而后在藻类死亡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和贝类的死亡。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填空题: 1、水体的反射光谱特性三方面的贡献:包含水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反射及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3方面的贡献。 2、1.3um以外植物含水量的三个吸收波段:1.4、1.9和2.7um。 3、Landsat TM缨帽变换为6维空间,前三维分量有意义,包括: 亮度,反映总体亮度变换 绿度GVI,反映地面植物的绿度 湿度 4、对水体的反射波谱影响最大的4个组分:纯水、浮游植物、悬浮物、黄色物质。 5、维恩位移定律:地面物体的温度在300k 时,辐射峰值波长在9.7um 附近。 6、Landsat MSS缨帽变换为四维空间,前三位分量的含义: 土壤亮度指数SBI,反映土壤反射率变化的信息 绿色植被指数GVI,反映地面植物的绿度 黄色成分:说明植物的枯萎程度 7、植被结构分两类,分为:水平均匀植被(连续植被)和离散植被两种。 8、植物的光谱特性受叶子总含水量的控制,在可见光谱段内,植物光谱特性主要受叶内各种色素(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等)的支配,其中叶绿素起最主要的作用。 9、传感器对水面反射所接收到的光包括天空散射光、水面反射光和水中光。 10、水中光(或称离水反射辐射)是由水底反射光和后向散射光一起组成的。 11、遥感探测清洁水深的最佳波段是蓝光0.47μm~0.55μm。 12、反照率感念:指在地表向上半球的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能量之和。 13、土壤修正植被指数L的取值为:0.5 。 判断题: (判断题要点) 1、不同色素影响反射率 (PPT2-19、20、21) 植物叶子中含有多种色素,如叶青素、叶红素、叶黄素、叶绿素等,在可见光范围内,其反射峰值落在相应波长范围内。 随着植物生长,叶绿素减少、其它色素增加、红光附近反射率上升。 2、阴影对反射的影响(PPT2-37) 自然状态下植被冠层是由多重叶层组成,上层叶的阴影挡住了下层叶,整个冠层的反射是由叶的多次反射和阴影的共同作用而成的。 冠层阴影所占比例受光照角度,叶的形状、大小、倾角等的影响。 阴影一般会导致冠层的反射低于单叶的实验室测定反射值。 但在近红外谱段冠层的反射率高于单叶片,这是由多层叶子的多次透射—反射导致,且冠层反射随层数增加而增加,大致8层叶片的冠层结构其反射率达到最大值; 3、植被冠层反射率和单叶反射率的比较(PPT2-37 同上) 4、石油污染:油膜的发射率远低于水体,故在热红外图像上,夜晚未污染水区呈白色条带,排油区呈黑色条带。 5、影响植被光谱特性的因素(PPT2-23、24) 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的吸收在波长大于1.9um后有增加趋势,即该类化学成分在可见光-近红外区对植物反射率影响很小,但在短波红外影响增大。 因此,可利用短波红外光谱判断植物是否缺肥并进行氮含量的定量估算。 6、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的光谱特性比较(PPT2-29) 双子叶植物反射率高于单子叶植物反射率。 7、红边的判断:红移、蓝移(PPT2-46) “红边”定义为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最大值所对应的光谱位置,对应红光区外叶绿素吸收减少部位到近红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