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理探》看西方科学理性思想与儒学的早期会通.pdfVIP

从《名理探》看西方科学理性思想与儒学的早期会通.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名理探》看西方科学理性思想与儒学的早期会通.pdf

哲 学 53 从《各理探》看西方科学理性思想与儒学的早期会通 刘 星 吕晓钰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济南250199) 提 要: 明末清初,东传科学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出于抬高西方宗教、传播宗教福音的政治考量,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 的科学著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名理探》等一批东传科学书籍被译介到中国。西方科学理性思想在国内展现了它的勃勃生 机。这些译注虽然无一例外地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客观上促成了阔人对西方科学理性思想的接触;带动了国内学界对挖掘 以“名辩学”为基础的中国本土逻辑史研究的热潮;对当时传统儒奢的思维起到了训练作用,增加了另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模 式,并且丰富了中国儒学的内涵。从更广阔的领域来为“播物穷理之学”的发展提供思维的认识工具。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民初 以康有为为中心的向西方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向西方寻求治国良方的热潮,促进了以经世致用之学的“今文经学”的发展。 关键词: 东传科学;西方科学理性思想;中国儒学;《名理探:} 中图分类号:13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12014)05—0053—03 明末清初,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统分析的前提下对所译词汇的翻译明显保留着儒学的痕迹,最 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面对西方的科学理性思想凌厉的攻 明显的诸如“星艺”“乐艺”“谈艺”“文艺”和“视艺”等语词的 势,既不是亦步亦趋,也不是望而生畏,中国儒家传统张开了它 译法;更有“辩学”或日鼍推论名理”中的“辩”“名~理”等语词 宽广的胸襟迎接着新事物的到来。因此也可以这么说,中国的 的翻译显然导源于宋明理学或者先秦名辩学等传统文化的内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历经万难千险却依然昭示着 容;古代汉语语境中一直把《史记:》和《诗经简称为“史” 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与其说儒家思想已经逐渐演变为当时 “诗”。因此“史”与“诗”的译法也是继承和融合了汉语传统中 社会的主流思想,倒不如说是儒家思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的说法,对儒家传统学说中的“克己复礼”④和儒者们矢志追求 “内核”的说法更为合适。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代的 的修身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学经典流露着经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无不证明了这一 世致用的情怀,因此,李氏把儒家的“内圣外王”的诉求统摄在 论断。“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就存在着理想与现实并重的双向 具体的学科门类之中,同时也符合了中国人尊尚经典文本的思 关怀,而这一双向关怀的交叉地带,既是儒学的内在张力又是 维认识模式,也自然而然突显了李之藻的儒学情结。 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明末大儒的李之藻,他同傅泛际合 李之藻极力维护儒家的传统价值,恪守着作为一个儒者对 译的《名理探》所阐述的西方科学理性思想在当时的士大夫阶 儒家传统宗教般地庄严性的坚守,从身体力行的各个方面都在 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科学理性思想在中国士大夫阶层 践行着作为一个儒者的使命——继承、发扬并坚守着中国的传 中较早的传播,《名理探》对当时的中国儒学产生了极其重要 统文化。李之藻编著《燎宫礼乐疏》十卷中,为补救礼佚乐坏的 的现实意义,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社会现实对名物、祀典甚至对乡饮酒礼等都做了极大的努力, 一、从专用语词翻译看儒学与西方科学理性思想的会通 后来这十卷书被收录在《钦定四库全书》中,对于其中的乐章 李之藻系出名门,自幼受儒家熏陶,因此他的儒学身份是 诸谱,都配上了六律的格式,对于其中的填词造句诸功夫也颇 毋庸置疑的。“经史自娱,圣贤为则;孝于嗣母,笃及本生…… 能得其源流。另外李之藻所著的《天学初函》等天文历法都源 教严教宽,即吏遵之有誉。义切于伯兄季父,惠周乎宗族友 于他娴熟的数学知识,所以他的学问自成体系,为一家之学。 朋。”怛。所有这些细节都足以表明,李之藻自幼就浸润在儒学的 “之藻稽古证今,考辨颇为骸悉”【4J。 空气里,而且他的儒学造诣也相当高。儒家传统讲究礼乐文 不仅如此,面对后金的崛起,李之藻身体力行,为挽救民族 化,李之藻刚刚调任开州之际,看到很多流行的世俗音乐。既不 危亡,受徐光启所托,请求明廷迅速购买四门西洋大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