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进展2002-农作物种质资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大豆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课题编号负责人喻德跃承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吉林省农科院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年月日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一计划任务本课题的任务发掘大豆抗花叶病毒抗食叶性害虫产量有关性状育性恢复系等新基因明确遗传规律并进行标记和定位具体指标如下抗大豆花叶病基因方面标记到个抗性基因纳入遗传图谱育成抗性品系个作为育种新种质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标记到个抗性主基因纳入遗传图谱育成抗性品系个作为育种新种质产量有关性状基因方面标记到个产量有关性状的基因位点

973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大豆重要新基因的发掘与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编号:TG1998010206 负责人:喻德跃 承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吉林省农科院 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 2003年10月15日 一、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一)计划任务 本课题的任务: 发掘大豆抗花叶病毒、抗食叶性害虫、产量有关性状、育性恢复系等新基因,明确遗传规律,并进行标记和定位。具体指标如下: 1、抗大豆花叶病(SMV)基因方面: (1)标记到2-3个抗性基因, 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1)标记到1-2个抗性主基因,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抗性品系1-2个,作为育种新种质。 3、产量有关性状基因方面: (1)标记到3-4个产量有关性状的基因位点,纳入遗传图谱; (2)育成具2-4种特异性状的优良共同遗传背景家系(类似近等基因系),用于聚合重组。 4、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方面 筛选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10cM,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 5、发表SCI引用论文五篇以上。 (二)完成情况 本课题鉴定出一批新的基因资源,包括:抗SMV(133份)、感SMV(122份)、抗食叶性害虫(9份)、感食叶性抗虫(10份)、产量性状(8份)、恢复系(10份),建立了重组近交家系群体(RIL)8个。定位了9个新基因,获得分子标记10个,培育一批有育种价值的中间材料。共计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6篇,国际特邀报告5篇,专著1部,培养研究生11人。总体上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 (三)主要进展 1、资源鉴定与群体培育 (1)抗大豆花叶病毒(SMV)方面 鉴于国内大豆SMV株系鉴别寄主体系的混乱,在已经使用过的25个鉴别寄主中选拔出8个代表性寄主组成一套新的鉴别体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采集病样(近300个样),以寄主鉴定为主、结合SMV的组织印迹检测技术和RT-PCR检测技术,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SMV群体已经产生根本改变,尚未发现原先鉴定过的株系。根据新鉴别体系的鉴定结果,确定了10个新株系(SC-1至SC-10),其中SC-8为强毒性株系群。发现:SMV株系群组成复杂,同一株系群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存在差异,同时不同株系群在同一地区的分布也有所不同。综合1998-2002年的分析结果,认为:在株系组成上,黄淮地区以SC-3和SC-7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SC-9为主。 测定了106份大豆品种(品系)对SC-7 、SC-8、SC-9三个株系群的抗性反应,筛选出17份对三个株系均表现高抗的材料;18份能兼抗三个株系中的两个株系的材料。 构建了抗X感杂交组合衍生的RIL群体:科丰1号X南农1138-2,F7:12,206个家系 (见表1)。 用东北3号株系(SMV3)对35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SMV抗性鉴定(包括“七五”初鉴抗SMV材料40份,“八五”初鉴抗SMV材料91份,各地推广品种100份,农科院品资所新育成的品系35份,美国引进材料42份,韩国引进材料36份,泰国2份,日本1份)。共筛选出116份高抗资源,117份中抗材料,122份高感资源。 (2)抗食叶性害虫基因方面 综合1993-2002年的田间鉴定结果,获得一批高抗食叶性害虫和高感食叶性害虫的大豆种质。高抗(HR)的品种9份:黄皮小青豆、日本、Larmar、PI227687、矮杆黄、York、阜阳170、SP26、早16号,抗(R)的品种15份,表现中间(M)的品种17份,感(S)的品种7份,高感(HS)的品种10份:大浦大粒黄、中豆19、南农86-4、南农86-4、江宁中老鼠豆、监利牛毛黄、花柒黄毛豆、沔阳白毛豆、吴江青豆、PI229358。 合成重组近交家系群体2个,包括: 先进2号(感)X赶泰-2-2(抗)已推进到F7:9世代,含162个家系;和 皖82-178(感)X 通山薄皮黄豆甲(抗)也推进到F7:9代,含159个家系 (见表1)。 (3)产量性状基因方面 获得了与提高产量潜力有关的资源8份,包括百粒重高(40g)、主茎节数多(30)、短叶柄(10cM)、曲茎、顶生长花序等。 构建了RIL群体2个,包括:南农87-23 X NG94-156(F7:8,175个家系);波高(963069)X NG94-156(F7:8,156个家系)。(见表1) (4)恢复基因方面 获得利于大豆杂种优势应用的恢复系:10个。 阐明了细胞质不育的遗传模式:以栽培大豆不育系YA、保持系YB和含有不育细胞质的原始母本167为基础材料,配制了二个单交组合,四个三交组合,根据后代的育性和分离比例判断遗传模式。试验结果表明:S(Rfrf)基因型F1花粉为半不育,F2可育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