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教室.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区有教室

走入生活世界—— 草擬「社區有教室」教學實踐處境 陳健一(上善人文基金會人文教育召集人) 走進社區的風景視窗—— 社區是一種風景。 陪伴孩子參與「社區有教室」,你只是一個想要解說社區的人?還是真實感受到社區,不斷探勘社區風景的人? 想說的是,做好「社區有教室」,請先走進社區的風景,沈浸在社區風景中的質樸及深富層次的生命經驗中。再來,你的分享會有「神」,知識的給予,意義的啟蒙也將富含活力,容易感動人。 教師疏離社區—— 這樣要求教師,其實是不容易的。因為我們受到的教育及社會氛圍,並不親近社區,整個社會的住民結構及教師結構,基本上是疏離社區的,這樣集體的疏離,一時之間,要求教師貼近社區,探勘社區風景,甚至帶著建構、隱喻等意識進行社區資源與學生教育的連繫和勾連,我要說,這是很困難的事。 質言之,「社區有教室」要求教師進入社區,帶著教學意識進行社區資源的教學,就教師教學結構而言,這是新的經驗,其間必須重新扣連許多環節才可能成功。 或許有人會認為,教師進入社區並不是新經驗,在此之前,學校進行鄉土教學,已讓教師帶著學生進入社區了。關於這一點,我想提醒的是,「社區有教室」的內蘊,是更深層的進入社區背後的隱喻系統,不是在教學素材上「鄉土」一番或「社區」一番的格局。 疏離社區的傳統—— 這裡先就教師疏離社區結構的傳統形塑,做一簡單描述。 基本上,台灣現代化教育是在政治遺緒下國族意識的延伸。五、六○年代,在反攻大陸之復興基地政治圖騰的堅持下,並不鼓勵社區主體意識,整個教育啟蒙工程,更刻意忽略、簡化生活所在的社區,使啟蒙出來的新一代台灣住民普遍疏離社區,也無能力審視、反省社區。這中間也包括教師在內。幾乎,大部份的人受過數十寒暑的教育後,無法判知社區的內在肌理,也少有好奇心探知社區的文化、公共事務等義理。 這樣集體的疏離,表現在教師身上,我們經常看到一個教師在石碇國小、永和國小、新店國小……,任教數十年,仍無知於所在社區的事務或文化土,有些甚至連學童生活的動線、家庭狀況都未具體掌握。 「老師,你在土城嗎?你怎麼可以用台北整套方式套用在土城呢?」 社區是孩子生活的舞台,所有生命的體驗、意義的隱喻,都藏身在裡面,做為一個教師,一個陪伴孩子成長的教師,怎麼可以淡漠孩子生活所在的社區,用橫移、用轉借、用灌輸的方式給予切割,少有生活具體意義勾連的知識和訊息呢? 然而,教師疏離社區已成為結構性事實,這樣的事實結構,使我很難想像教師陪伴孩子成長時與社區共構的畫面。質言之,孩子是不容易自學校管道細緻體會生活所在的社區,也無法獲得具社區及生活情境的知識;整個教育缺乏社區這個環節,也使得「教育即生活」淪為空談。 顯影社區的時代向度—— 我們再回到大環境審視社區「被看到」的時代脈動。 基本上,社區被疏離是政治長期模塑的結果。七○年代,隨著政治及文化親土意向的演繹,舉凡出版文教的「尋根」熱潮、政治「美麗島事件」,都促使冰封於疏離土地、社區的意向開始解凍。八○年代環境教育、鄉土教學也進入主流教育管道,形成啟蒙機制的一環。九○年代,「社區總體營造」更被官方資源重視,整個台灣瀰漫在「社區產業願景」熱潮中。接著九○年代後半期,「社區大學」出現,更為「區域性」住民終身學習建立了一機制性的可能。社區、社區,開始被關心,深度及願景可能也被建構,我們看到社區意向和結構面的累積及建構可能。更從政治視角觀察,九○年代以降,社區更被看重,政府資源相較於以往,也有較優質挹注社區的表現。 審視這段「社區」逐漸被看重的演繹歷程,我們看到社區政治、產業、文化在不同階段被關心、被注意。儘管如此,我們仍為社區的公民意識仍未被真確啟蒙,社區教育及社區養護也未被真確關心而感到憂心。 學校教育進入社區的發展向度及侷限—— 我們再回顧過往,學校教育以社區資源為素材的教育主張。 八○年代,教育當局開始推動「環境教育」,接著是「鄉土教學」。然後「母語教學」。每一個教學主張的推動,背後都有來自社會不同意識面相的焦慮與關心。這樣的焦慮,也在不同程度填補、鬆動既有教育結構中的疑慮和不足。但是若細緻計較,其間仍有許多疑難有待檢討。這些檢討,該是更後期推動「社區有教室」時需要更進一步調整、努力的課題。 以下就個人以為的個別主張的落實特色及疑義部份臚列出來。 環境教育主要由生態學者、學校教師及民間環境社團於八○年代以降,陸續推動。其間,整個規劃主要交由學者專家,這批學者專家大都擁有自然或環境領域的專業,卻少有人文及教育背景,所以很容易肥大環境中的知識訊息,簡化環境教育做為人文意義的辨證與經驗,使學童獲得的訊息,容易導入單向、切割的知識及口號式的環保概念,少有被轉化成社區生活的情感覺知,更少有檢視孩子的環境素養。 鄉土教學的推動,也是在八○年代開始發展,結合地方文史素材,但是仍然不能免於教師在教學演繹的切割知識慣性,教學內容大都集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