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纳米生物技术前沿-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纳米生物技术前沿-3

第2章 纳米生物技术前沿-3 2010-04-06 2.3 纳米操作系统 理想的纳米操作系统应能完成定位、推、拉、拾取、放置、装配等各种操作。 包括纳米尺度对象成像设备、操作手和末端工具、纳米或亚纳米级分辨率驱动器、力传感设备、人机交互设备等部分。 1. 基于STM的纳米操作系统 1. 基于STM的纳米操作系统 铁基FeCO分子形成过程 一个铁原子(Fe)与一个一氧化碳( CO )分子结合成一个铁基分子( FeCO )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2002年纳米操纵成像获重大突破 2002年第一期国际纳米界权威杂志《纳米通讯》采用了三个“笔迹”稍有歪扭的“DNA”字母虚拟画面做封面。这一成果是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交通大学胡钧、李民乾两位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与德国莎莱大学科学家合作取得. 通过纳米操纵技术,用单个DNA分子长链书写;每个字母长仅300 nm、宽200 nm.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等纳米显微术,将单个DNA链完整地拉直,再对分子链进行切割、弯曲、修剪,终于“写”出“DNA”三个字母. 2. 基于EM的操作系统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EM)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极高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EM主要包括SEM和TEM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制的纳米操作系统在SEM中集成了四个操作单元,共16个自由度。末端执行器为三个AFM悬臂和一个基底或四个AFM悬臂。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纳米操作、纳米测量、纳米制作、纳米装配。 2. 基于EM的操作系统 德国Kleindiek公司研制的适用于SEM的纳米操作手,由两个旋转马达和一个径向马达组成,径向运动范围达12 mm,分辨率0.5 nm。 基于TEM的纳米操作系统以高分辨率的TEM作为观察工具,在其超高真空样品室内放置操作手。 Kuzumaki用TEM中的双操作手对单壁CNT进行操作。 Wang在TEM中对单壁CNT的物理和机械性质进行了测量。 Nanomanipulation of Single Nanoparticle Using a Carbon Nanotube Probe in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bstract: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manipulation of a single nanoparticle using a carbon nanotube probe in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chamber. Nanomanipulation was achieved without dependence 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nanoparticl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technique, insulative Fe2O3 and conductive Fe3O4 were arranged on a nanogap junc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result clearly show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istance of the two iron oxid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technique could be a milestone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materials. ?2009 3. 光镊(Optical tweezers)纳米操作系统 1986年,美国科学家Ashkin等成功地利用一束强会聚激光束实现了对生物微粒的三维捕获,自此基于激光的光镊技术诞生了。 在通过用气泡与液滴反复实验后,Ashkin认为光束对折射率比周围介质高的微粒具有横向吸力,但对折射率比周围介质低的微粒具有横向推力。 光镊已成为研究单个细胞和生物大分子行为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 光镊(Optical tweezers)又称为单光束梯度力光阱(Single-beam optical gradient force trap),是利用光(激光)与物质间动量传递的力学效应而形成的三维势阱来捕获和操纵控制微小粒子的技术。 光具有能量和动量 光子能量E = h? 光子动量P = E/c = h/? ~10-27 kg·m/s 当光照射物体时,光子的动量传递给物体并产生压强,称为光压。 势阱 电子的势能图类似一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