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吴金瑜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与课堂.ppt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吴金瑜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与课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吴金瑜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与课堂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 吴金瑜 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与课堂教学范式 一、理解我们今天的课堂与学生 1、师生关系比较紧张 2、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 3、问题解决能力差 4、男生问题 (一)一份来自教育部质量检测与对我校的调查报告 您喜欢的老师有几位?(161份 ) A.没有 B.一位 C.2到3位 D.4到6位 E.所有的老师。 了解我们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特点 1、认知特点 你最喜欢哪类老师上课( ) A.知识渊博 B.有亲和力 C.幽默风趣 D.讲演吸引人 E.品德高尚 F.放任你的老师 G.严格的老师 H.年轻的老师 I.漂亮(帅气)的老师 你最喜欢的课的类型( 162份 ) A.老师讲你听 B.师生对话教与学 C.老师引导你自己主动学习 D.老师放手让你学习 我们学生的情感特征 有一个人你愿意听他话,因为( 162份 ) A.他是成功人士 B.因为他曾对你有过帮助 C.因为他总是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 D因为他爱你 E.因为你爱他 我们今天学生的课堂需求 学生要求课堂是:以师生、生生互动对话为中心的、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是可以让他们有愉悦与成功体验的课堂。 新课改前的常态课堂教学方式与今天的教学课堂方式学除了教技术有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为什么? 我们当年大学毕业工作时的第一节课、第一周课、第一个月的常态的教学方法源自哪里? (二)、我国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原因 教育文化的力量! 教育文化的主要内涵是:教育的价值观及其外在表现的行为方式习惯 西方的教育文化的特征: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对话 中国的教育文化的特征:师生关系:师道尊严; 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授 由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故教育方式的改变是缓慢与漫长的! 翻转课堂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现代学生现代素养的提升是有巨大帮助的。 而且,今天的教育技术(E+)也提供了可能。 课堂需要翻转! 云课堂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 形式。 “慕课”(MOOCs)(缺少针对性与人际对话) 微课程(microlecture)(课后、课前、课中) 翻转课堂模式(Flipped Class Model) 二、理解我们这个E+时代的教育特征 问题: 1、如何让学生学会1+1=2 ? 2、地球表面71%被海水覆盖。怎么教学? 3、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我们把它直译成英语: Old pathway, long shelter; green Fields Fuse with ‘Tian’. 三、对知识的再认识 教育的价值的变化:由工业化社会的知识中心走向今天的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 但是,人的发展是以知识的学习与发展为载体的!教育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舞台的。 著名的墨家著作《墨辩》:人类的知识分为“闻、说、亲” (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 。具体来说:一是直接来自前辈的知识(闻);二是来自学伴之间的辩论与自己的推理反思(说);三是自己亲身经历经验获得的(亲)。 基于理解yu认知心理学:学生的成长发展一是通过直接吸收前人与他人的经验,二是在解释这些经验过程中获得新的属于他个体的知识,后者包括理性的解释与感性的体验两部分。 (一) 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 感官识记性知识 意义理解性知识 过程体验性知识 新知识分类 演绎、感官识记 读、议、讲练、做 以做为主 (二)、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及相应教学范式 校长这样给母亲洗脚有效能培养孝子吗? “基于理解的知识分类及其课堂教学范式” 四、一种新课堂教学范式 教师、学生的演绎(情景展示、范式、启发等) 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 学生自 主学习体验 根据这种教学范式,我们似乎能够说:今天的课堂需要翻转,但不能完全翻转。我们需要学生自主的学,老师在学生学的基础上的教;我们还需要老师高屋建瓴、高效、精彩的演绎,提高教学的效益(教育就有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责任);我们还要让学生“走万里路”,获得人生体验…… 感谢各位同行专家的指导! 邮箱: 163.com 手机:微信号:wjy620402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