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生青少年三种心理两个角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轻生青少年三种心理两个角度

轻生青少年三种心理两个角度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那天,很多家长看了一组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报道后,无一不捏了把汗―仅今年的5月:5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从主教学楼坠下身亡;5月14日凌晨,清华大学一名女生从该校一栋学生宿舍楼七层坠下身亡;5月14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内的一名大二男生坠楼身亡;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一名女生从校内科技楼11层坠下,当场身亡……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无论外部条件多么恶劣,也不管导致青少年自杀的直接原因怎样复杂,有一点是肯定的:凡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经过对大量案例的整理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种常见的青少年自杀行为心理。 案例一 小玉今年大学刚毕业,找到一份待遇各方面都不错的工作。可是来到新单位不到两个月,她的家里突然传来小玉自杀的消息。万幸的是,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小玉全身多处受重伤,可能会留下残疾。父母悲痛不已,不明白女儿究竟遇到了什么事,非要用自杀的方式来解决?大家设想了很多可怕的原因,可谁也没想到仅仅是因为“失恋”。原来大学毕业以后,她和男朋友找到的工作分别在两座相隔遥远的城市,两人感情虽好,但都不肯放弃眼前的工作,于是男友提出要么分手,要么让小玉尽快辞职来自己所在城市。小玉不堪压力,无奈之下决定一死了之。 小玉这种自杀原因是最典型也是自杀的三种心理中比例最高的“解脱心理”―人们遇到了巨大挫折且无力解决时,往往会产生“一死了之”的消极心态,以为死可以摆脱一切烦恼和压力。但青年人经历简单,承受能力差,会把挫折给放大看,于是很多年轻人的自杀理由都让人感觉很微不足道。 案例二 强强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总是不满意他的学习成绩,这次期末考试以后,又被爸爸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强强威胁家长说,再逼他学习就死给他们看。家长没在意,以为小孩说气话,说过也就忘记了。没想到暑假中的一天,强强真的割腕自杀了。 强强这种属于“要挟心理”―想用自杀来发泄不满,补偿失去的自尊心或吓唬别人,从而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注意。 案例三 这个孩子的故事是最让人心痛的。他叫方明辉,是某贫困山区考出来的大学生。家里因为条件差,上学的路费、学费都是乡亲和政府资助的。方明辉一直学习成绩优异,到了毕业找工作时,只因为没有那么多钱买套像样的衣服,结果与他向往的工作单位失之交臂。他不堪重负,在痛苦中服下大量安眠药片,自杀了。 这是第三种自杀心理―“抗议心理”,想以死来与自己不喜欢或愤怒的事物抗争。 上面这三种青少年自杀常见的心理,前两种发生频率最高。对于青少年常见的三种心理,家长多认为帮助孩子减少可能遇到的阻力,创造一个顺畅的环境是最大的问题。这些都是外在原因,与其改变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不如强化内心。其实,关键还是在于青少年这一代,自己能够让内心成长起来,足够坚强去应对外界的变化和挫折。我们建议青少年遇事练习自己解决,强化承受能力,并采用变换两个角度的方法来调整自身心态。 第一种角度 对于他人的过错换个角度来看,学会宽容别人。很多青少年是在过度保护和溺爱的环境下长大,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大多会极度“自我”,他们用自己定的规则来要求所有人。尤其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缺少与同龄人共情的能力。这就需要让自己更宽容,像接纳自己一样去接纳别人,用平常心去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 第二种角度 适当降低对自己要求的完美程度,学会宽容自己。我们可以尝试把“必须”、“一定”这样的词转化成“可能”、“也许”来说。当一个人要求定得太高时,往往失败的几率会更大;预先把失败的几率制定几乎为零时,那么一旦失败,心理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建议青少年在做事时尽百分百的努力,也要做失败的准备,给自己留退路。 青少年内心变脆弱了,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有关,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本身。目前,越来越多的单位、个人以及社会机构已投入到预防青少年自杀这项事业中。 珍爱生命,愿年轻的生命不再脆弱。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