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几点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几点思索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几点思索【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它要求我们对传统基础教育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改革 我们在解读新课标、观摩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平时的教研实践中,发现了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了解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活动,谈几点个人粗浅的感悟和认识。 一、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如:在讲“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时,教师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1.提到消费,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购买商品,那么你曾经购买过哪些商品呢?2.你购买的商品有没有过期的或者是劣质的?3.如果买到劣质产品你会怎么办?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二、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条的创设“情境”,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多方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于是乎,越来越多的教师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甚至不少教师都要绞尽脑汁地去创设一个“情境”,不管是讨论课、概念课、还是主题实践活动课,都设计一个“情境的创设”。课堂往往呈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我曾经听过一节《珍爱我们的生命》的校级观摩课,上课伊始,教师接连用了三个问题来创设情境:“焦裕禄明明知道自己病得不轻也不去治是傻子吗?”“焦裕禄不珍惜自己生命,还会关爱别人生命吗?他是不是一位好干部?”很难想象,创设如此的情境对于七年级的学生会有多少帮助呢?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绝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从生活中找“原型”。 2.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活动过多,主次不分。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被认为是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发展个性的最有效方式。在目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主观随意性很大,往往是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即使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得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学生即停止。而在汇报反馈时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样”。 3.滥用赞扬,使课堂评价趋于敷衍 、流于形式。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然而,多数课堂教学中,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我们常能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一节课上表扬不断,他们认为这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而事实上,过多外在的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的赞赏实在太多太滥,它将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思品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正视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1.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面对新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应将“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课前应精心地设计问题,课堂巧妙自然的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不仅仅要求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应该让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请求教师、同学帮助解答。还要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小组合作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2.建立更趋合理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评价的方法多样化,观察描述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同,不但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评价。其次,评价的内容要丰富,既重视学生的认识,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养成。第三,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