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说慈禧第3部分第11讲归政同治.pdfVIP

百家讲坛:说慈禧第3部分第11讲归政同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慈禧》第三部分 第十一讲 归政同治(1) 恋栈的慈禧,以同治帝“典学未成”为由,迟迟不肯撤帘归政。然而, 这是慈禧无法回避的事实。慈禧将如何归政? 一 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1872年10月16日), 了大婚典礼。十七岁结婚,对于入关后的清朝皇帝来说,无疑属于晚婚。 帝中,顺治帝十四岁结婚;康熙帝十三岁结婚。而其他在藩结婚的皇帝,年龄也多半在十四 十五岁。中国帝王将传宗接代视为王朝命脉,因此,历朝历代都将取妻纳妾、 宫中的头等大事来看待,由不得年轻的皇帝或皇嗣们恣意妄为。那么, 婚呢?是载淳从心理上排斥女性,不愿意结婚吗? 不是。 首先,同治帝绝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虽然他从小就背负着皇帝的盛名, 为、叛逆越轨、钟情女色的行为,恣意展示不羁的个性。 还在同治二年(1863)载淳读书伊始,他的师傅们—— 育方针: “伏愿皇上恪遵慈训,时时以忧勤惕励为心,事事以逸乐便安为戒。屏玩好以节嗜欲 慎游观以定心志,省兴作以惜物力。” 师傅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积极强调,是希望对小皇帝勤管严教,防微杜渐, 代名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渐渐长大的小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玩好”、“游观”、“ 无一不好。 据美国人马士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载: “对于他自己宫廷的欢娱还不满足的同治皇帝,曾同一伙挑选出来的年轻满洲贵族, 成了一个浪迹北京的冶游习惯;而在这些宵游夜宴之中,他耽湎于饮宴, 的最下等的欢乐!” 清人笔记更将其描写成纵情声色的浪荡青年。费行简《慈禧传信录》载: “(太监)杜之锡有姊,固金鱼池倡(娼)也,更引帝与之狎。由是溺于色, 两后弗知也。” 那么,皇帝的晚婚与慈禧有关吗?慈禧为什么不按照惯例给儿子及早安排婚姻大事? 同治帝的晚婚确实与慈禧有关。因为: (1)慈禧嗜权如命,无论是与赞襄八大臣进行殊死的较量,还是无情地打压奕  唯一宗旨就是掌握全权。她与来自任何一方阻碍她控制权力的势力都是不能两立的。 婚,就意味这是皇帝成年之时,同时意味着是她撤帘归政之日。因此, 色后妃。 (2) 光阴的磨练、四位天下名师的悉心教诲,并没有塑造出一代圣君。 子直到十六岁依然“读折不成句” 去,儿子如何承担起君王的重任。 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载:同治六年五月二十日(1867 年6 月21 日) 庄言:今上聪慧而不喜读。一日,与师傅执拗,师傅无可如何,涕下以谏,时御书适读至“ 子不器”(《论语·为政》),上以手掩“器”下二口,招之曰:“师傅看此句何解?” “君子不哭”也。其敏如此。 同治皇帝朝服像小皇帝机敏、顽劣,读书不成,慈禧非常着急。 据《翁同龢日记》记:慈禧为儿子“典学未成”,曾严厉督责师傅,称皇帝“ 亲政不远,奈何所学止此!” 更有甚者,慈禧对于儿子的师傅们“督责不严”、“支吾搪塞”非常生气,竟然说出了“ 不能自教”的过激语言。慈禧的汉语水平并不高,读的书也有限,然而, 子,慈禧却萌生了越俎代庖的急躁念头,大有赤膊上阵、沙场点兵的急切。 举行大婚庆典,慈禧确有不得已的苦衷。 《说慈禧》第三部分 第十一讲 归政同治(2) 但,归政是早晚的事情,无论慈禧如何恋栈手中的权力,如何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载淳的年龄已经超越顺治帝和康熙帝亲政三年之久的同治十一年, 妃,并举行了大婚庆典。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 年2月23 日) 大典,大清王朝第十代皇帝在经历了十二年的蹉跎之后,终于隆重出场, 生岁月。与此同时,在属于男人的权力场中苦心经营的慈禧, 不在的黄色纱幔,悄然回归幕后。 政,毋荒典学”。具体做法是:“皇帝每日办事召见后,仍诣弘德殿与诸臣虚衷讨论。 徐桐、林天龄、桂清、广寿均照常入值,尽心讲贯。” 看出慈禧对儿子的疏学非常担心。 同治帝用什么来回馈慈禧? 同治帝回馈慈禧的举动可谓是震惊朝野的大举动——重修圆明园。 圆明园“万方安和”同治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1873 年11月19日), 决定重修圆明园。这犹如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在朝野间产生了巨大冲击。 疑:有重修圆明园这种可能吗?再造如此庞大、精美的工程,朝廷有这样的财力吗? 仅仅事隔两天,也就是十月初一日,御史沈淮奏请同治帝缓修圆明园,他认为“ 艰难,仇人在国,即库藏充溢,亦不当遽议兴修”。 与此同时,御史游百川也“袖疏廷诤,谔谔数百言,声震殿瓦”。 若不是同治帝以革掉御史游百川的职位作为惩戒,并且告诫群臣不准再行谏阻, 有多少臣下谏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