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讯改写简讯
通讯改写简讯
篇一:实用写作 将下面通讯改写为通报
将下面通讯改写为通报
李坚 舍己救人 英勇献身
共青团全国铁道委员会和团委决定
授予“优秀少先队员”光荣称号并追认为共青团员
本报讯:5月28日下午,共青团成都铁路局委员会在
局工会俱乐部召开大会,宣读共青团全国铁路委员会和
共青团四川省委的决定,授予为抢救落水同学而英勇献
身的李坚同学“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并根据他
生前要求,追认他为共青团员。
李坚同学生前是西昌铁路中学学生,刚满14周岁,
2001年5月2日,李坚和另外四名小朋友在河边玩耍,忽
然,张昆同学不慎落入水中,李坚当即跳下水去营救,张
昆被救了,而他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团委副书记等领导在讲话中分别号召全国铁路系统和
省内各地的小朋友向李坚同学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道
德、无私无畏的好孩子。
关于李坚 舍己救人 英勇献身的通报
本通报:李坚同学生前是西昌铁路中学学生,刚满14周岁,
2001年5月2日,李坚和另外四名小朋友在河边玩耍,忽然,
张昆同学不慎落入水中,李坚当即跳下水去营救,张昆被救了,
而他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根据李坚的英勇事迹,5月28日下午,共青团全国铁路委员
会和共青团四川省决定委授予为抢救落水同学而英勇献身的李坚
同学“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并根据他生前要求,追认他
为共青团员。
团委副书记等领导在讲话中分别号召全国铁路系统和省内各地
的小朋友向李坚同学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无私无畏的好
孩子。
篇二:经典通讯改消息素材
全国人口普查今起正式启动 明年4月将公布数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 实习生唐茵
本报讯 11月1日零时起,全国同步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拉开了帷幕,中国在和平年代最大的社会动员就此展开。未来10天,全国约6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走进4亿多户家庭,查清查实全国13多亿人口状况。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规定,人口普查的数据仅作为数据调查、政策制定参考依据,不作为政府行政处罚、政绩考核的依据。现在人口普查网站已经开通,每名普查员的姓名、年龄、证件号、照片都可以实时查询;还设置了举报电话,严防普查员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任何冒充人口普查员的行为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此次人口普查采取在居住地登记原则,逢人就查,有户必入,外籍人士也首次进入普查对象中。“六普”的普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明年4月底将向社会公布这些主要数据。它们将为政府制定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民生政策以及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等提供数据支撑。
人口状况与经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掌握人口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人口普查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人口普查多点理解、细致与互信
11月1日零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入户登记工作已正式展开。在此前的普查员入户摸底和整顿过程中,人户分离、房屋空置、流动人口居住地点不固定、上班族早出晚归无人开门等,均给人口普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此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操作流程、表格的填写、统计办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信息的收集。而要将信息收集准确、按时完成任务,需要在人口普查过程中多一点理解、细致与互信。
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请给人口普查工作人员多一点理解。人口普查员每到一户,都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人口普查的“道理”,讲解相关要求,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需要你给予理解。同时,这项工作也许会给你带来一点麻烦,但作为一名公民,为了人口普查这
项工作任务,为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请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切莫给普查人员冷言冷语,不妨多些笑脸相迎,那更显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担当。
对于普查人员来说,负责、细致是人口普查最需要的。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与否,与每一个普查人员工作细致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人户分离、房屋空置、流动人口居住地点不固定、上班族早出晚归无人开门等,这些现实的困难,需要多想办法予以克服,更主要的是需要一份细致、细心,勤查几次,多跑几趟,人口信息就会更准确。
人口普查需要互信,也是建立互信的一个契机。今天,人们把隐私权看得越来越重,个人信息风险也越来越让人担忧。如此情景之下,人口普查过程中的信息告知无疑会让人有些许的担忧——我们的个人信息会不会因此而外泄呢?另外,笔者曾做过入户调查的工作,深知不开门的缘由,那里有对社会安全的担忧,有对陌生人不信任等等。人口普查,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