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塑料行业趋势和展望
工程塑料行业趋势及展望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工程塑料英文名为:engineering-plastics,工程塑料是指被用做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的工业用塑料,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日本业界将它定义为“可以做为构造用及机械零件用的高性能塑料,耐热性在100℃ 以上,主要运用在工业上”。
工程塑料是指一类可以作为结构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承受机械应力,在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使用的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如ABS、尼龙、聚矾等。
被当做通用性塑胶者包括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胺(尼龙,Polyamide,PA)、聚缩醛(Polyacetal,Polyoxy Methylene,POM)、变性聚苯醚(Poly Phenylene Oxide,变性PPE)、聚酯(PETP,PBTP)、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PPS)、聚芳基酯,而热硬化性塑胶则有不饱和聚酯、酚塑胶、环氧塑胶等。拉伸强度均超过50MPa,抗拉强度在500kg/cm2以上。
目前,世界主要工程塑料生产商有拜尔公司、巴斯夫公司、杜邦公司、GE塑料公司和Ticona(泰科纳)公司等。工程塑料产业格局为行业巨头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以最具代表性的尼龙为例,世界前4位尼龙生产商分别是:陶氏化学公司(占全球份额的24.4%),巴斯夫公司(占13.8%),通用电气公司(原GE/霍尼韦尔公司已被收购)(占12.5%),罗地亚公司(占9.1%),其他公司(占40.2%)。
并且上述公司均仍在追加投资以满足工程塑料未来增长的需求。例如拜尔公司正在扩增(尤其是亚洲)聚碳酸酯能力,预计亚洲今后几年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0%。2012年2月,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预测,2015年亚洲工程塑料需求还将增长32%,达到145万吨。巴斯夫亚太地区工程塑料业务高级副总裁表示,中国和印度巨大的新兴市场将推动聚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塑料产品快速增长,预计2010~2015年该地区年均需求增速将在10%~11%。2015年,中国工程塑料消费量将达80.3万吨,日本为30.6万吨,韩国为13.8万吨,印度为10.3万吨,亚洲其他地区预计达10.2万吨。未来10年中,亚洲地区聚酰胺和PBT复合物类工程塑料。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工程塑料市场的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增长。中国工程塑料产业起步于2000年,但是我国工程塑料行业正在持续发展中,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将真正形成以国内企业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工程塑料工业体系。
一、中国工程塑料行业现状及问题
中国工程塑料工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一些种类尤其是中高档产品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需要进口原料,行业盈利能力令人堪忧,且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不足。我国部分工程塑料的主要发展情况如下:
1.聚酰胺
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的聚酰胺仍以尼龙66(PA66)和尼龙6(PA6)为主,约占聚酰胺纤维总产量的98%。我国生产的聚酰胺中,PA6约占60%,PA66约占40%。
2010年中国聚酰胺工程塑料需求量约为41万吨,与2000年的8.32万吨相比增长了近4倍。中国聚酰胺工程塑料生产商除了朗盛、巴斯夫、帝斯曼等外资在华企业外,还有中国中平能化集团,其产能为12.5万吨/年,位居亚洲第一。
目前,国内尼龙树脂整体聚合能力为140万t /a,但真正用于工程塑料的专用树脂不超过15万t /a, 缺口明显。到/十二五0 末期, 国内尼龙专用树脂用量约80万t /a, 产能争取达到55万t /a; 自给量率将达到70% 。
(2)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2003年世界生产能力为270万吨,2005年300万吨,年均增长15.4%。2010年我国的消费量在120万吨左右,年均消费增幅超过30%。未来的几年预计增长会在15%左右。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中国聚碳酸酯生产发展缓慢,2005-2010年净进口量占需求的比例均在75%以上,境内生产商也主要是外资在华企业,其中日本帝人和德国拜耳两家企业总产能占比达到95%。2010年生产能力约为47.5万吨,仍然难以满足需求,大量依赖进口。
(3)聚甲醛(POM)
2005年世界聚甲醛总消费量73万吨,中国为19万吨,占总消费量的26%,同比增加16%。随电子电气和汽车工业的发展,POM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中国聚甲醛需求约33万吨,同比增长15.8%。国内产能仍然不能满足全部需求,进口量16.6万吨。目前国内的产能中,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