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口隧道塌方原因研究及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慈口隧道塌方原因研究及处理

慈口隧道塌方原因研究及处理摘要:分析了慈口隧道塌方原因;提出安全可靠的塌方处理措施,主要采用先喷砼稳定塌方体,再注浆加固塌方区,然后加固塌方体后部已施工的初期支护,最后对地表回填,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隧道工程;隧道塌方;注浆;处理方案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outh tunnel collapse kindness reasons; Put forward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landslide treatment measures, mainly USES the first gush concrete TaFangTi stability, then grouting strengthening landslide area, and then TaFangTi reinfor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mary support at the back already, and finally to backfill the surface, and has achieved expected effect. Keywords: tunnel project; The tunnel collapse; Grouting; Treatment scheme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慈口隧道全长1719m, 右线起讫里程为 YK57+133~YK58+852。隧址区属侵蚀、剥蚀形成的丘陵地貌,山坡自然坡度约15-60°不等,植被较发育。进口侧坡度约15-25°,出口侧坡度约25-35°。场区内主要岩性为侏罗系南园组晶屑凝灰熔岩和震旦系龙北溪组片岩(片理产状52°∠67°)。地下水主要为基岩风化带中的孔隙-裂隙潜水和下部基岩裂隙承压水,地下水水量较为贫乏。基岩裂隙承压水,受层理、节理等地质构造控制,裂隙发育地段相对较丰富。隧道区含水层(体)均为弱透水层。 2塌方原因分析 2010年4月4日, 全断面施工至YK58+799时,拱顶处发生塌方,并塌穿至地表,形成一10m×6 m的椭圆体塌孔。隧道顶面距原地表约10米,塌方体多为碎块状强风化晶屑凝灰岩,少部分为全风化凝灰熔岩。 该里程段围岩级别为Ⅴ级,岩体极其破碎,自稳性差,施工期间为当地的雨季,软弱围岩在长时间浸泡下风化加剧,在水流侵蚀作用强风化岩石逐渐滑塌,对原有初期支护造成破坏,围岩不能形成平衡拱,塌腔逐步延伸至地表造成冒顶。 图1 塌方段纵断面图 3 塌方处理方法 1)修筑洞顶塌陷坑周边的截排水沟,并在塌陷坑上方搭设防雨棚,以阻止地表水继续向塌方区汇集。 2)加强观测洞内围岩以及塌方体后方已施工的初期支护变形情况,并将现场监控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便对围岩及初期支护稳定进行分析与加固。 3)在洞内塌方体表面喷一层20cm厚的C25早强混凝土将塌方体封闭,且根据具体情况在塌方体上设置平孔排水并及时将水排出洞外,以保持洞内塌方体稳定。然后在塌方体表面打入φ50mm小导管,梅花形布设,间距为lm×lm,导管长为6m,注C30水泥浆以固结塌方体。 4)在地表沉陷坑周边(沿裂缝两侧各1. 50米)处插入注浆导管,间距1m,梅花形布置,注浆导管采用φ50无缝钢管制成,长6m,管壁每隔15cm交错钻眼,眼孔直径6~8mm根部留1.5 m不钻眼做为止浆段。注浆过程中,观察断面是否有浆液渗出,若隧道内塌方处自上往下有浆液渗出,则维持注浆压力30s后停止注浆;若隧道内塌方处没有浆液渗出,注浆压力达到0. 8Mpa后停止注浆。 5)对塌方体后方已施工好的初期支护进行加固,采用径向小导管注浆补强,小导管长6米、间距lOOxlOOcm,范围5m( YK58+809 - 814)。强化塌方段落的支护结构,将原超前支护由F2-1改为F2-3,YK58+809 - 799段初期支护变形(二衬侵限)大于5cm应采取逐榀置换钢支撑,置换前先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搭接2m),待小导管注浆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置换,置换后必须保证初支及二衬达到原设计厚度。 6)在上述第1、2、3点施作结束后,对地表沉陷坑进行回填处理,要求回填至原地貌,回填的材料为50%原状土和50%稳定土(掺5%水泥),回填过程中要用小型设备进行碾压夯实,同时回填后的地表要求按明洞回填处理,施工50cm的胶泥防渗层并进行绿化,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施工安全和沉陷坑的防水。 7)在上述第4点达到强度后方可继续掘进,要求采用CD法开挖洞身,每一循环小导管注浆搭接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