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作用
浅议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净化作用摘要:本文探讨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它主要有沉降悬浮物、吸收营养物质、吸收重金属等直接作用和为根际提供氧气使微生物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间接作用等。为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治理生活污水提供科学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veral ways of aquatic plants cleaning sanitary wastewater. It includes direct action of sedimentation and absorption and indirect effect of providing oxygen to rhizosphere. And it offers science references for building artificial ecosystem.
关键词: 水生植物;生活污水;根际
Key words: aquatic plants;sanitary wastewater;rhizosphere
中图分类号:S682.32;R1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14-01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增多,随之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其中城市污水的有效治理及无害排放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污水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目前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投资昂贵,修复成本极高,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污水的人工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为污染水体的治理提供了新途径[1]。本文就浅谈利用廉价且有效的各种水生和半水生植物处理的作用。
1水生植物的直接净化作用
1.1 沉降悬浮物水生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利用大量植物根系和饱和状态的基质,通过拦截、吸附、絮凝和胶体颗粒的沉淀等机理使固态悬浮物被根系和基质阻挡、截留[2]。因此,湿地系统像一个过滤器,使悬浮污染物通过在基质和根区表面的重力沉淀、渗透和吸附作用而被分离去除。
1.2 营养元素的吸收作用水生植物生长到一定体积大小后,就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如自身的吸收、吸附、富集等)将进入水体或湿地的污水中的N和P等营养元素去除。
因为N和P是植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生命元素,植物在它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N和P,而城市污水中N和P的富营养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能够将城市污水中过量的N和P等吸收。如Mays[3]等人研究表明,各种水生植物污水中N和P的吸收速率比较稳定,且在不同生长期内不同植物对N和P的吸收速率不同。张凤娥等[4]发现宽叶香蒲、茭白等水生植物处理较低浓度铵态氮和总氮污染水体时效果显著。
1.3 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作用关于重金属去除能力栽种植物的水体远高于无植物系统,由此可见植物对重金属有吸附和富集作用。阳承胜等[5]通过四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与富集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四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富集能力都比较强,并主要富集在植物的地下部分,其中富集能力最强的当属茳芏。Amadofilho等[5]研究表明,长海带和二列墨角藻对As、Cd的富集最多,但对Hg富集量极少。唐述虞[6]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酸性铁矿污水,测定了处理效果和湿地植物(香蒲、水葱)内的重金属含量和分布。
2植物的间接净化作用
植物的间接净化作用包括植物的供氧作用和植物对水利传到和维持同期状况的加强作用。空气中的氧,在经过湿地中挺水植物的叶吸收和茎秆的运输作用后,被转运到植物的根部,并经过植物根部表面组织扩散,最终在根须周围形成好氧区,在根际周围就会有大量有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而根际以外会形成兼性区和厌氧区,会有大量兼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据此,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主要利用的是植物向根部输氧的功能,而不仅仅是植物对某些物质的吸收。通过大量研究以后,郭萧等认为,栽种植物的湿地系统较无植物系统而言,其根区的氧浓度、pH值和氧化能力均较高。即在无植物系统中氧浓度大量下降的情况下,有植物系统根区继续保持氧化状态。通过对芦苇、茭草和菖蒲根际供氧性能进行研究,何池全[7]等认为根区周围溶解氧会在光照很强的情况下迅速上升,在光照变弱或无光的情况下又会不断下降。
3小结
植物的净水作用已经由大量的实验所证实。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所研究的高效水生植物较少,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及搭配以发挥其最大净化潜力提高净化污水效率,以及对水生植物后期利用资源化等方面都需要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总而言之,对湿地植物的研究与应用都处在起步阶段,仍有许多研究空间。随着湿地植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工净化系统一定会得到更为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63∕T 2387-2024 公路路基涎流冰防治技术指南.pdf
- 2025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Helping at home单元测试试卷.pdf VIP
- 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答案.docx VIP
- 1、2024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参考答案(98分).pdf VIP
- 配电运维题库题库(392道).docx VIP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2025年生产安全应急演练方案(精选5篇).pdf VIP
- 2025安徽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SY∕T 5329-202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pdf
- 电线、电缆载流量对照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