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节日文化对发展齐市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作用
浅议节日文化对发展齐市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作用摘要:民间民俗节日文化活动是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齐市地区所开展的较大型少数民族文化活动都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或习俗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节日文化;齐市地区;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65-01
在齐市地区较著名的传统少数民族节目中,达斡尔族有正月十六的“抹黑节”,每年五月中旬的“苦木勒”节,7月份达斡尔族、蒙古族的敖包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每年6月18日鄂温克族族“琵宾节”,“九九”重阳的“敬老节”以及回族同胞的“尔代节”等等。这些节日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情风俗的差异,使得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异彩纷呈。也使得本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得以在节日保留传承并发扬光大。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节日文化增进各民族团结
每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民族团结、民族融合、共同进步是历史的主旋律。在节日活动中,人们举行盛大宴会和篝火晚会,载歌载舞、纵情歌唱!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本民族同胞欢聚在一起,像每年达斡尔族的“苦木勒”节、“敖包会”和回族的“尔代节”就有新疆、内蒙古海拉尔和莫旗等地的同胞不远千里前来共度节日。在每一届的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上,都邀请蒙古族、鄂温克族、朝鲜族、满族等民族的艺术家们进行歌舞表演和体育竞技比赛,在生存环境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挑战的今天,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即继承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又对民族民间文化形式赋予了新意,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了解和研究其少数民族历史人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窗口。
二、节日文化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一般都来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由原始的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演变为祈福活动,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每到节日少数民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十里八乡涌向草原,涌向广场,聚集清真寺,各民族欢度节日的意义相近,但展现却又各具特点,中国有句俗话“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有时尽管是林同岭、山同脉、水同源,也会有风俗的不同。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族等虽然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他们的歌、舞、乐器、体育项目等等却又各有不同,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安代舞”的热烈欢腾,“长调”的高亢悠远、舒缓自由;达斡尔族“库木勒节”上“哈库麦勒”呼着号子展现着如梳妆打扮、担水、采菜、鸟类鸣叫;鄂温克族“瑟宾节”上“努给勒”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性强;满族春节的秧歌和八角鼓热闹欢快,喜气洋洋,赛马、射箭、摔跤、劲力、打贝阔、珍珠球等赛事更是在民族节日里将北方民族勇敢、彪悍、豪放气质发挥到极致。而民族节日上的美食如达斡尔族喜欢的手把肉、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稷子米饭柳蒿芽鲫鱼汤等;回族喜食的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和烩菜,满族的白肉血肠、烤乳猪、火锅,朝鲜族的打糕、冷面等等也在节日期间摆上餐桌。节日里,一段段欢快的集体舞蹈,一首首宛转悠扬的情歌,一场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竞技,正是这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干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通过这些歌曲、舞蹈、体育和美食的形式来体现、传承和发扬。
三、节日文化推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的民族民间生活方式和文艺表演形式有着较大的冲击,而为了给自己本民族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所进行节目的创编和组织排练直至演出和交流,因为它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广泛参与性在一定意义上对推动本民族的文化事业起到积极作用。在基层,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些民间艺术,历经千百年,特别是以为本民族对节日的庆祝而得以传承发展,其中的传承者大都是文艺骨干,在齐市地区,像梅里斯达斡尔族文化馆的安红老师,莽格吐乡的妇女主任鄂玉杰讷河鄂温克族中心校的涂玉芝老师、涂继成老师,富裕柯尔克孜族七家子的常宝军村长等一批文艺骨干都在为本民族文化事业贡献者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每年达斡尔族的“抹黑节”、“库木勒节”,在鄂温克的“瑟宾节”在“柯尔克孜”族的“东迁节”等一些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上都有他们带领大家忙碌的身影,或组织、或表演,在他们的周围,活跃着大批的、更年轻的本民族文艺骨干,靠着对民族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传承着、传播着民族文化,推动着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通过节日人们加强了团结,沟通了情感,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载体,通过节日,人们更进一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民俗,积极,健康的传统节日文化推动和发展着齐市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VIP
- 党规党纪知识竞试题(案例分析题).doc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世界典型矿床发现史和启示.ppt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练习《应用题》 (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报告-微风企.pdf VIP
- D-Z-T 0279.12-2016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铂、钯和金量测定 火试金富集——发射光谱法(正式版).docx VIP
- 【GB_T50511-2022】 煤矿井巷工程施工标准.docx VIP
-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推荐一个好地方》(第一课时.pptx VIP
- 2023年HCA-Security综合安防考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