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刘备-宋江及唐僧人物特点
浅谈刘备\宋江及唐僧人物特点摘要:本文通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大名著,从客观上了分析刘备、宋江和唐僧的“强”与“弱”。
关键词:刘备;强项;弱项;
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主人翁刘备、宋江和唐僧身上都具备着一个共同点:他们位居于团体的统领位置,高高在上,却没有多少的实力。用21世纪现代的话来说,他们属于“偶像派”,而非“实力派”,显得软弱无力。但在技能和谋略方面显超他们的人却都愿意至死不渝一心跟随他们,愿意受他们统领。
下面,我们将从客观上全面地分析这三个人物的强项与弱项。
从《三国演义》析刘备
1.刘备之“弱”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刘备,文不如孔明;武不如关、张、赵。”刘备是否真的“文武皆无”,我们且看下面分析。
在智谋方面,“智囊中郎将”诸葛亮相较刘备显然是略胜一筹的。在“定三分隆中决策博望坡军师初用兵”、“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用智激周琦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智算华容”、“孔明定计捉张任诸葛亮智取汉中孔明巧布八阵图”等章回中,诸葛亮神机妙算,用他的智谋为刘备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也一次又一次肯定了“智囊”的美称名副其实。而这一次又一次的胜战,刘备看似都是坐享其成的。
从军事技术上讲,刘备的作战水平显然是逊色于关羽、赵云等人,实力也可谓悬殊。《三国》中,从一开始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到“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宴”、“水淹七军”等情节中,关羽一直以一个勇敌万人、义贯千古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赵云人称虎威将军,人亦如其封号。在第七十二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中,赵云以少胜多大破曹军,为刘备夺汉中。这也是刘备赞叹“子龙一身是胆也”的缘由。
然而,回首《三国》描写战场上的刘备,可谓屈指可数。给读者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刘备主导的夷陵之战。在这场战役中,他不听诸葛亮的劝告,执意攻吴;不听马良劝阻,执意驻军在树林茂密处;也不加思考地将智勇双全的赵云安排去覆撤粮草。而刘备的这种战术错误直接导致了这场战役最后的失败。换一种说法,是不是可以说,离开了刘备的部下,他就注定一事无成呢?
2.刘备之“强”
我们说,刘备平庸无能,动不动就哭鼻子抹眼泪,但关羽、张飞等人都誓死相从,他有何魅力?
《三国》中的刘备虽然屡屡遭受挫折,颠沛流离,但始终壮志不减。刘备最终开创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可谓是白手起家,这与他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不无关系。在刘备鞭打督邮弃官后,他投靠何进部将毋丘毅,任下密县丞。接着投靠公孙瓒,任高唐县尉、县令,并参与讨伐董卓,后来任平原县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谦,刘备一同前往,后来就留在那,任豫州刺史。刘备后来反曹,被打败后投奔袁绍,驻守汝南。袁绍失败后,汝南被占领,刘备又投靠刘表。这不断的投靠,不断的挫败,反而使他越挫越勇。从另一面上也充分展示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满腔壮志。
再者,刘备明察贤愚、知才善用。一出场的刘备,就以当代新闻媒体的敏锐性在物色能与他共谋大业之人。于是,出现了“桃园三结义”的感人画面,刘备与关羽、张飞三人共誓要一同出生入死。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智人,刘备要得到他是很下一番功夫的。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起初诸葛亮不答应;刘备再三恳求,泪湿衣襟。诸葛亮看他三顾茅庐,心诚意切,被他打动,才随他出山。从此,刘备把诸葛亮待为恩师,同吃同住,共商大事。关羽、张飞见他们“情好日密”,心里存有不满,刘备对他们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而后来诸葛亮助刘备成为蜀国的开国皇帝,实现刘备部分的心愿也充分说明了刘备的知才善用。
从《水浒传》析宋江
1.宋江之“弱”
俗语话宋江,必提:“文,不如吴用、公孙胜;武,不及林冲、鲁智深。”不仅如此,在三打祝家庄中,宋江贪生怕死的形象赤裸地暴露在我们面前,连他自己也承认“我又不能过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力”。但是,偏偏是这样一个刀笔小吏,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
2.宋江之“强”
《水浒传》中,无论是在上梁山前还是上梁山后,宋江一直深得人心,在江湖中、在劳动人民中受到拥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群众基础扎实。而这与他讲义气,乐善好施、济人贫苦的孝义黑三郎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阎婆丈夫死了,无钱料理后事时,宋江不仅给了她一具棺材,还给了十两银子。而此类的济人扶困之举,宋江经常为之。
另外,宋江有着远大的政治眼光。上梁山是他迫不得已有的选择。上梁山后,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竖起“替天行道”的旗帜,走了一条与晁盖为代表截然相反的路子——“与大宋皇帝做对头”,也即是招安。在作者施耐庵看来,宋江的“义”才是真正的“义”,而且是“大义”。他和其他的梁山好汉不同,宋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