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医治上中西医疗法探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流行热医治上中西医疗法探析

牛流行热医治上中西医疗法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相关牲畜疾病的医学防治方法也在与之俱进。我们知道,中西医疗法是结合祖国医学的特点再融合了现代西医的技术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医学,我们探讨了近几年来牛流行热医治上中西医疗法所发挥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牛流行热 中西医疗法 探讨一、引言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年,各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样的对于我国畜牧业来说,除了的偏远地区之外,大部分地方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农牧散养方式,无论是肉用的或是获取副产品的牲畜都是进行了集中产业式的生产,这样就不仅可以去科学的管理,还保证了其产品的安全性,安全性是对于质量层面上来说的,也就是要防控牲畜的疫源性疾病,杜绝病畜的肉产品或奶产品在市场出现。而影响较为突出的牛流行热,更是要注意其防治,以下我们就其医治问题进行分析,体会其中西医疗法的应用。 二、牛流行热疾病介绍和医治原则 1.病因 牛流行热是由于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判断不准会造成牛的死亡。气候变化剧烈,畜体受湿外邪侵蚀,抵抗力降低,牛流行热病毒乘虚而人,遂成此病。 2.症状病初精神萎靡,弓腰缩腹,毛乍畏寒,皮温不整,喜欢冷水,反刍微弱,打喷嚏,流清鼻液;眼睑浮肿,结膜潮红,怕光流泪;嘴角流长线状黏液,粪便干燥,尿液赤少。后期精神高度沉郁,鼻镜龟裂,反刍停止;四肢步态不稳,跛行或四肢麻痹,甚至卧地不起,时有干咳或痛苦的呻吟声;大便干燥,也有个别牛发生腹泻,泻粪呈棕红色,表面带有血液,尿量减少,呈棕红色,肺泡音高亢,呼吸紧迫,每分钟70次左右,脉洪数、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体温40℃~43℃之间,稽留2—3天徐徐降至常温,孕牛发生流产、早产。 3.治疗原则 清热解毒、活血通瘀、杀菌解热、强心利尿。 4.中药方及方解用九味羌活汤:由羌活、防风、苍术、生地、黄芩、川芎、白芷、细辛、甘草等组成。该方具有除热除湿,解表镇痛之功效,是治疗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疼颈强、四肢酸疼等症的良方。方中主药为羌活、防风,既能祛风散寒,又能除湿止痛,以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等症;辅以细辛、川芎、白芷协助羌活解表,治头疼;苍术助主药除湿以治肢体酸痛;佐生地、黄芩不仅可照顾到口渴舌燥的里热症,又能制约诸药的燥性,使其发表而不伤津;再配甘草矫昧和中为使。 5.随症加减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实热、寒湿、气虚、血虚型,按不同症状进行辩证施治,配合西药对症治疗。 (1)实热型:体温居高不下,大便干硬,小便短赤,以活血通筋、通便清热;加大青叶、金银花、连翘、葛根等。 (2)寒湿型:脊腰强直、口流涎、肢跛、拖地无力、粪稀薄、口色淡白,小便清长,体温不高,以祛风驱寒,通经活络;加威灵仙、牛膝、杜仲、桂枝、蒿本、续断、独活、桑寄生等。 (3)气虚型: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安,站立无神,眼睑浮肿、全身发抖者以补气安神,清凉去暑:加党参,黄芪、半夏、杏仁、冬花、菊花、草决明,鼻塞打喷嚏加辛荑重用白芷等。 (4)血虚型:体型消瘦、呼吸喘急、行走无力、饲草不匀者以补血强心、祛风除湿,加当归、熟地、桂心、巴戟天;大便出血者加焦地榆、侧柏叶炭、炒槐花;尿血加炒蒲黄、焦山桅、酒知母;食欲差或无食欲者加麦芽、神曲、山楂等。 6.病例介绍今年的4月30日,盘县柏果镇某农牧民家有2头黄牛时突然发病求诊,体温分别为41.8℃、41.6℃,心跳106次/分钟,大便干硬,小便短赤,口流诞,反刍时有时无,瘤胃蠕动微弱,跛行、垂头呆立、食欲不振。诊断为牛流行热;以活血通筋,通便清热除湿为治则;方用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独活、黄芩各309,川芎、白芷、苍术、葛根、半夏、杏仁、大青叶、金银花、大黄各259,桑寄生、杜仲、牛膝、续斯,细辛、甘草各209,以上药混合,1日1剂,早晚两煎口服,连用2剂。每牛随取青霉素600万IU、氨基比林40mL,一次肌注,再用5%葡萄糖盐水2000IIlL,安钠咖30InL、硫酸镁50IIlL、10%浓氯化钠300mL,一次静脉注射。嘱畜主加强饲养管理,增加营养的饲料,注意卫生。第5天回访,两牛皆治愈。 7.治疗体会 7.1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以流涎流涕、发热、腿跛为主要症状,呼吸道和消化道卡他性炎症为特征。诊断时应注意与中毒、感冒等病鉴别诊断,结合季节性发病和易感黄牛等特征,不难作出诊断。 (1)中毒:耕牛中毒时,它出现流涎、不食、精神不振、瞳孔散大,但腿不跛。 (2)感冒:牛感冒也有流涎,流涕、腿跛症状,但可结合季节和感染牛群鉴别判断。本症流行在6~10月间,而且以3—6岁黄牛感染多,水牛极少感染发病。 7.2本病的传播媒介是吸血昆虫,以多在6—10月间蚊蝇多的季节,呈地方性流行,故在此期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