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文教学引导作文训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课文教学引导作文训练

结合课文教学引导作文训练【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巧妙地结合课文教学,充分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文教学 作文训练 提高效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文,体现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几年来的语文教学,有感于学生怕作文的现状,如有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错,作文总不见起色;有的学生面对作文冥思苦想,也写不出个所以然。冷静想想,这或许是作文教学不得法,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所致。结合课文教学,从课文中提炼,我们不难发现,好多地方是诱发学生作文的着眼点。现就有关内容叙述如下: 一、观察仔细,言之有物 学生作文,往往观察不仔细,不具体,没有新鲜的内容可写。教师应对学生的观察加以指导,结合课文,如《燕子》,作者对“燕子”形象的描写,体现出作者观察力的敏锐:“乌黑”、“光滑漂亮”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的飞行,剪尾、翼尖“沾”水面而形成的“小圆晕”,落在电线上形成“象正待演奏的曲谱”……没有作者的仔细观察,怎能把燕子描写得如此生动?当然。观察除了要仔细,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注意随着观察点的不同,观察到的景物也不同,如《长城》,远看时“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站在长城上,则“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同时,观察也得有个顺序,注意观察时间的不同,如《火烧云》,起初时“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到最后“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教师指导作文,应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进行仔细观察,只有熟悉所描写的事物,才能言之有物,作文才不致于显得空洞。 二、根据实物,发挥联想 学生作文,常常写不出具体内容。作文,总觉得是“无米之炊”。的确,有些作文,摆在学生面前的材料实在是太少了,如一些看图作文,写景、状物的作文,好多学生只能停留于直观表面的叙述,这样就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了,教师就该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引导学生寻找联系,发挥想象。如课文《梅雨潭》中,作者写“梅雨亭”,由于“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所以作者联想到“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作者便觉得“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像这样,依据实物展开合理联想,便把景物写活了,内容也丰富生动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可以多引导学生根据实物展开联想。 三、掌握条理,叙述清楚 有了具体的内容,许多学生的作文,让人读起来仍然理不清个头绪,这就反映出该学生思路不太清楚,导致条理不清。好的文章,条理相当清楚.围绕着中心思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安排得十分恰当,脉络清晰,让人读完后,连起来想想,悟出文章的中心所在。例如《记金华双龙洞》,作者好象是位出色的导游,她告诉你,在什么季节,到哪里游玩了双龙洞,接着,指明是经过哪条路线到达双龙洞的。最后,告诉你双龙洞有什么特点:洞口什么样,外洞有什么景色,内洞呢?她又是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的,又是怎样出来的,硬是让你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下子就明白了你最关心的问题:双龙洞的特点以及名称的由来。这也是读者最希望了解的问题。教师在知道学生作文时,应多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顺序有重点地安排,掌握文章的条理,理清自己的思路。 四、广泛联系,补充插入 有的文章,读后不论间隔多少年,总让人挥之不去,留下深刻印象。如《手》,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一提到手,总是不约而同的说“陈秉正的手,坚硬有力,灵巧能干。”在《手》的第三小节里,在未正式描写“手”的特点之前,作者补充插入陈秉正那双手过人的本领“经他眼手垒起的地堰,从来不会塌;经他手压的熏肥窖,从来不会半路熄了火;至于……”和曾经带给他的荣耀“不但在大磨岭是第一,就整个白云冈山区来说,他也曾被评为特等模范。”让人久久记住他那双不平凡的手,这样写可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有灵有肉,栩栩如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如,有位学生在他的《东山游记》里,在惊叹于风动石奇观的间隙,补充插入了中日战争时,曾经有一股日寇的八艘军舰用钢索把石缠住,一起拉,想把它毁掉,而石仍傲然挺立的传闻,给这迷人的风景罩上一层神奇的色彩,生动地表现出风动石的历史沧桑感,说明风动石曾经经受住血雨腥风的考验。作者赋予奇石以人的坚定、不动摇的品质。这样的写法,让人在饱赏秀丽的景色之余,又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思想道德课。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中心。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多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收集、组织作文材料,取材的范围要广泛,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思想服务。 五、由此及彼,抒发感情 有的文章,尽管没有各种华丽的辞藻,没有慷慨激昂的语句,读起来却让人感动。如《再见了,亲人》,前三段,先具体描写了志愿军回国前夕与朝鲜的大娘、小金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