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宋词三百首》晚春夕阳意象
论《宋词三百首》晚春夕阳意象摘 要: 《宋词三百首》中有大量描写晚春夕阳的意象,这既是时代心理的熔铸,又是词体的选择,作品描述因而有类型化的倾向。
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晚春夕阳 时代心理
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宋词选本之一,此选始宋徽宗,迄李清照,凡82人,中以周邦彦、吴文英为最多,盖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也。况周颐在序中说:“能循途守辙于《三百首》之中,必能取精用宏于《三百首》之外。益神明变化于词外求之,则夫体格神致间,尤有无形之诉合、自然之妙造,即更进于浑成,要亦未为止境。夫无止境之学,可不有以端其始基乎?则彊村兹选,倚声者宜人置一编矣。”况周颐实际上是把《宋词三百首》作为词学正途和起点来看待的,其希望以此垂范来世。因此我们在词集中能够发现很多词的本质的东西。读完全书,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晚春夕阳意象,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一、晚春夕阳里的宋词
我们选用的《宋词三百首》系朱祖谋编,李军注,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全书共收录词家82家,词作349首。词作中出现了大量晚春夕阳的描写,如:“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韩缜,《凤箫吟》)“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赵令畤,《蝶恋花》)“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晏几道,《木兰花》)“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时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吴文英,《莺啼序》)“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吴文英,《浣溪沙》)“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周邦彦,《风流子》)“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周邦彦,《瑞鹤仙》)“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贺铸,《石州慢》)据统计,作品中提及或铺叙晚春景象的有67处,占全部作品的19.2%;描摹夕阳景象的有40处,占全部作品的11.4%。如果去掉重合的作品,描述晚春夕阳的词作占到总数的28.9%,也就是说几乎每三首词作中就有一首写到晚春或者夕阳。这种情况和唐诗形成鲜明对比,《唐诗三百首》当中没有明确描述晚春的意象,以夕阳来融境的共有17首,占全部作品的5.6%,宋词选达到唐诗选的五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宋词是沉浸在晚春夕阳里的。那么形成宋词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晚春夕阳是时代心理的熔铸
宋朝(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定都开封)与南宋(公元1127—1279年,定都杭州),合称两宋。北宋开国后,通过收兵权、削相权及制钱谷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同时,科举制度获得极大发展。北宋中叶,朝政日益萎靡,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末年,统治阶级极度腐朽。靖康三年(公元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公元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时期,当权者长期执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称臣纳贡;压制军民抗金斗争,甚至不惜残杀爱国将领。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合谋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力主抗金的岳飞。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益王、广王等残余势力继续抵抗元朝。祥兴二年(1279年),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被元朝逼得走投无路,大臣陆秀夫背着他跳海而死,南宋残余势力被元朝消灭。
两宋时期,对外政策可以用一个“弱”字概括。北宋与北方的辽政权和西北的夏政权长期对峙,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立下澶渊之盟,不仅承认契丹占有幽云十六州的合法性,还每年送银二十万两、绢十万匹,开创了岁币的恶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辽兴宗索取周世宗时收复的关南十县地,各增银、绢各十万。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北宋与西夏议和,北宋每年大方地“赐予”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叶二万斤,此外在节日赠银二万二千两、绢二万三千匹、茶一万斤。元祐元年(公元1084年)司马光、文彦博割安疆等四寨与西夏,以换取西北边境的苟安。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宋钦宗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乞求女真贵族退兵。宋室南渡后,与金长期对峙,先后有绍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