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医儿科学发展简史.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附属医院中医科 赵丽华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儿科学的起源与进展。 2.熟悉儿科学在宋代以后的重大发展。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儿科学,是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她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汇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儿科学,包括中医儿科学基础和各类病证防治,以应用中医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儿童的特点,研究防病治病措施,以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作为本学科的中心任务。 在历史上,中医儿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入现代社会,在相关学科进步的氛围中和国家社会的关心下,中医儿科学在学术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儿童保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学习中医儿科学,首先有必须了解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熟悉著名儿科学家的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著作。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中医儿科学起源(远古~隋唐(南北朝)) 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的远古时代。据考古学家对发掘出的40多个“北京人”个体的分析统计,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4岁。因此,可以说,人类早期从偶然发现到有意识应用的原始医学积累,相当部分属于儿科学的范畴。 现存古籍有记载的我国第一位儿科专科医师是扁鹊,时在战国时期,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据医学史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现已发现的我国最古医书,成书早于《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婴儿病间(痫)方”,用雷尾(雷丸)药浴治疗,又记载了“婴儿瘛”的病证。 《黄帝内经》有不少有关小儿的记载。关于小儿生长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关于小儿体质特点,《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为后世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肌肤薄弱”的理论打下基础。关于先天因素致病,《素问·奇病论》说“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此外,还有关于儿科病诊法及预后判断的数处记载。 《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惜已失传。 关于儿科医案的早期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仓公(淳于意)25则医案,其中包括婴儿气鬲病用下气汤治疗的案例。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疗2岁小儿下利病。 张仲景作为一位伟大的医家,他虽未曾专论儿科,但是,他所建立的脏腑论杂病、六经论伤寒的辨证论治体系,对于后世中医儿科学临证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许多名方,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乌梅丸、肾气丸等,至今为儿科临床所常用。 医学教育是医学发展的先驱。我国在南北朝时代已经有国立医学校,唐《六典》记载:“元嘉20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秦置医学,以广教授。”隋唐时期,太医署内有“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儿科医生,这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系”。 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当时最完备的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书中论及小儿杂病诸候凡6卷,255候。书中专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易实”,“小儿阴阳之气嫩弱”等,论述了变蒸学说,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等积极的小儿护养观,对多种儿科病证,如惊、痫、解颅、胎疸、夜啼、遗尿、脱肛、鹅口、口疮、脐疮等等都确立了病名,论述了病因及证候,成为后世对这些儿科病认识的基础。 现存 ,成书年代向有争议。巢元方说是“中古有巫方,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生死,世所相传,有小儿方焉。”“巫方”是公元前17—28世纪中古皇帝时代人。《山海经》中载有十巫采药的故事,其中巫盼(即巫方)即是小儿科医生。王叔和认为系张仲景弟子卫汛所作,比较可靠的似为《四库全书·颅囟经·提要》所说:“考历代史志,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名,至宋《艺文志》始有师巫《颅囟经》二卷”,因此“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书中提出了“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为后世沿用和争鸣。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的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本书对于钱乙等后世儿科医家有深刻的影响。 唐代的医学巨著中,分别搜集了大量的儿科资料。突出者如孙思邈的《备急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