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凹凸法 之绘画史意义论析
王金志
摘要:本文以异域绘画之“凹凸法”为研究对象,提出张僧繇对“凹凸法传入路线”的新看法,概括了“凹凸法”
两个主要造型特征。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系统的认知及民间美术在中国画史的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异域绘画 凹凸法 造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近代的中国绘画史研究体系源自西方,而开近代中 中纠正了希尔德时间常识上的错误,将中国美术分为四
国学者研究中国绘画史之先河的陈师曾、腾固、潘天寿 期:佛教输入前之“生长期”;佛教输入以后之“混交期”;
等人亦不同程度受其影响。在早期的绘画史著作中,均 唐宋之“昌盛期”;元至现代之“沉滞时期”。中国异
无法回避异域画风传入的问题,并把异域画风的影响作 域绘画影响之研究基调逐渐明晰。
为中国绘画史断代或风格分期的重要依据。 潘天寿在《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3) 中认为,中
一、异域绘画之影响 国绘画受异域画风之影响有四际,依次为:秦始皇初骞
较早论及“异域绘画”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是德国艺 霄国画人烈裔来朝;后汉佛教绘画者流入中土;明代天
术史家希尔德在 1896 年所著的《中国艺术上之外来影 主教教士欧西绘画之流入中土;近时之欧西绘画之流入
响》(1) 一书,他把中国早期艺术分为三个时期:邃古至 中土。潘天寿对第一期划分依据是东晋王子年《拾遗记》
公元前 115 年,不受外来影响独立发展期;公元前 115 的内容,“骞霄国画人烈裔来朝,能口含丹墨,喷壁而
年至公元 67 年,西域画法侵入期;公元 67 年以后的佛 成鬼魅诡怪群物之象;善画鸾凤,轩轩然唯恐飞去。”
教输入期。留德艺术史家滕固著《中国美术小史》(2) ,文 烈裔为“败墙求素”始作俑者,且善画鬼魅之象,所画鸾凤,
(接前页)
使当时画家们报国无门、对艺术的迷茫等心绪得 注 释:
到了安慰和寄托。 (1)[美]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北远流出版公
司 1994年版,第 19页。
纵观这批画家的经历,以及在不同美术领域做出的
(2)常书鸿:《敦煌艺术与今后中国文化建设》,原载《文化先锋》第5
贡献,说明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美术实践者们是 卷第24期,1946年7月,转引自敦煌研究院编《常书鸿文集》甘肃民
抱着怎样的信念来探索,又是怎样用美术作为手段来建 族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85页。
立当时民族文化的自信?在遭遇西方文化冲击的背景下, (3)同(2),第83页。
他们采用了哪些不同的回应方式?这是一次主体意识非 参考文献 :
常鲜明的中西融合,这个时期的许多作品也成为中国油 [1]张新英.无声的庄严——敦煌与 20世纪中国美术[J].敦煌研究,
2006(1).
画转型的标识。
[2]郎绍君.个案与专题——关于近三十年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点思
因此,古与今,同样是宣传目的,同样是教化功能, 考[J].美术观察,2008(3).
同样是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融合等等一系列的原因, [3]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D].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