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道德的交响——《诗经》的伦理品格及其文化意蕴透视.pdfVIP

审美与道德的交响——《诗经》的伦理品格及其文化意蕴透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美与道德的交响——《诗经》的伦理品格及其文化意蕴透视.pdf

2012年8月 社会科学家 Aug.,2012 (第8期,总第184期) SOCIALSCIENTIST (No.8,GeneralNo.184) 【语言与文化】 审美与道德的交响 ——《诗经》的伦理品格及其文化意蕴透视 王渭清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诗经》作为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其文本中涉及了子孙之孝、兄弟之睦、婚姻之好、宗国之忠、天人之和、 君子之德等诸多伦理范畴;《诗经》作为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其深厚的伦理价值意蕴植根于周人农业血缘宗法社会的 文化土壤,是人类固有的游戏精神、诗性智慧和宗教伦理结合的产物;《诗经》在周人特定礼乐文化生态中形成的将审 美与道德紧密绾合的特点,对古代道德和审美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奠定了中国审美文化泛道德主义的价值 向度,这对于今当代中国诗学走出拘囿于个体“唯关”的无病呻吟,探索诗学精神价值重建之路不无启示意义。 关键词:《诗经》;伦理品格;诗性智慧;宗教伦理;中和之美;温柔敦厚 中国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2)08—0147—03 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源头,崇尚礼乐 子不匮,永锡尔类。”《周颂·雏》:“假哉皇考,绥予孝 教化是它区别于商文化的根本特征,礼乐与德刑的相 子。”《小雅·楚茨》:“孝子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辅与融通,奠定了周文化的伦理政教合一的统治思想 《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周颂·闵予小 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诗经》 子》:“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如此等等,充分展现了周 305篇是保存礼乐文化的最有价值的载体,更是是诗人在对待父母祖先的慎终追远和孝顺恭敬。具有明显 歌艺术的典范,由于它在历代儒家文化传承中的尊崇 的道德教化意味。另外还有一些诗反映了周人对父母 地位,决定了其作为中华文化元典的属性。今日,欲究 的感恩意识。如《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之根和诗学精神之源,必不能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被清代诗歌评论家方玉润 评为“千古孝思绝作”。又如《唐风·鸨羽》,《毛诗序》 绕过《诗经》。本文拟对《诗经》中所蕴含的诗性伦理品 云:“君子下葱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邶 格作以探讨,以求彰显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向度。 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天天,母心劬 劳”也是感念母亲养育之恩的诗。 一、《诗经》文本的伦理品格 2.兄弟之睦。在宗法制下,宗族祭祀地位的权利决 定了兄弟之间的争夺。所以,《诗经》倡导了一种兄弟 一部《诗经》,既是再现中华先民社会生活的诗歌 和睦,亲和互助。如《小雅·棠棣》即是倡导血亲团结的 总集,也是一部关乎礼乐教化的百科全书,它广泛涉 诗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兄弟之歌。”诗中反复 及了婚姻家庭伦理、政治伦理,乃至生态伦理、人格伦 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畏)兄弟孔 理等诸多方面。从伦理范畴而言,可以概括为子孙之 怀”,“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 孝、兄弟之睦、婚姻之好、宗国之忠、天人之和、君子之 侮”,申明人与人只有兄弟之间是最可亲密的,人们在 德等德目。 灾难来时只有兄弟才会相救于急难,兄弟虽然只在墙 1.子孙之孝。在周人的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