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课件3 -2.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课件3 -2.ppt

一、古文今译原则: 1、字字落实,句句 对应。2、重点实词、虚词译准。 3、句式、语气(标点符号)不变。4、直译不通则意译。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译。 如: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②庐陵欧阳修也。 2、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 如(桃源人)问(渔人)所从来。 3、删。删去不译的词。如: ①西蜀之去南海 4、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持汤沃灌 5、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 如: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 7、译出实词、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如:“得无……乎”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如: “明察秋毫” 直译:能看清秋天里野兽身上的毫毛 。 意译:能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多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现在各位学生在太学里读书,天天有朝廷供给的公粮,年年有父母寄来的衣服,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坐在大厦底下读著《诗》、《书》,不再有奔走的辛劳了;有司业,博士做老师,没有问了不告诉,求了得不到的事情了;凡该有的书,都已搜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别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如果有学业不够精进,修养没成功,那么若非天资低劣,便是不如我这么专心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二年了,同辈的人都夸他优秀.我进京朝见皇帝时,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来当见面礼,信里的文辞很畅达.我和他讨论学问,他的言谈温和脸色平夷;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这可以说是很会求学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省亲,因此我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如果有人说我这是勉励同乡读书,这正是我的用意;如果有人说我这是向同乡夸耀自己际遇畅顺,荣升大官的话,那怎能算是了解我呢! (9)小资料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余立侍左右…….则又请焉 求师 5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书籍 4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行 3 (县官日有廪稍之 供)无冻馁之患 食 2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 衣 1 现在的太学 宋濂年轻时 对比 方面 序号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日再食,无鲜肥滋 味之享 无奔走之劳 无从致书以观…..不 敢稍违约。 未有问而不告, 求而不得者 (8)用文中原句完成下面表格 * *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 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解题 序,文体名。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 本文是一篇赠序,古代一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它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言。 嗜( ) 硕( ) 叱咄( ) 俟( ) 负箧( )曳( )屣( ) 皲( )裂 媵( )人 衾( ) 绮( ) 容臭( ) 煜 ( ) 裘( )葛( )缊( ) 冻馁( ) 谒( ) 撰( ) 贽( ) shì 读准字音 chì duō shuò sì qiè yè xǐ jūn yìng qǐ qīn xiù yù qiú gé yùn něi yè zhì zhuàn 古今词义 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 走 走送之 古义: 今义: 趋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