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国家的国际制度陷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PDF

中等收入国家的国际制度陷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等收入国家的国际制度陷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世界政治   2016年第7期 中等收入国家的 国际制度“陷阱”∗ 郑  宇     【内容提要】  20世纪80 年代以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模 式,参与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程度也不断加深,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 距持续保持,并没有出现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收敛现象。 尤其是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 新兴国家,尽管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很深,但受到国际经贸规则的限制也更大,使它 们难以利用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升级,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数据的 初步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升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 长,但对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则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对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实现 经济持续增长不仅需要内部制度和治理改革,也需要对现行国际经贸规则进行改革, 以争取足够的产业政策空间。 这个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 影响。 单纯融入或抵制全球化并不必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利益。 这为中国在国 际规制和全球治理方面的改革诉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国际经贸规则;经济增长;依附理论;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简介】  郑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上海  邮编: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9550(2016) - - 07 0000 25 ∗ 本文研究得到了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资助。 感谢包刚升、陈志敏,黄琪轩、唐敏、唐世 平、赵剑治和《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匿名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文中疏漏由笔者负责。 ·1·   中等收入国家的国际制度“陷阱” 一  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差距 历史经验显示,全球化通常会导致经济增长出现收敛(convergence)趋势———富国 增长放慢而穷国增长加快。 贸易加速流动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全球化红利会从发达国 ① 家广泛扩散到发展中国家。 因此,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全球化被认为对发 展中国家来说充满机遇。 中国和印度的突出经济表现更让人觉得积极参与全球化是 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但是这个预期的增长收敛趋势并没有出现。 如果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二 战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做比较,可以发现 1980 年是一个分水岭。 1950—1980 年之间,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而在 1980年以后,除中国 ② 和印度外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3%。 发达国家自1960年以来的GDP ③ 年平均增长速度一直为2%左右。 如果从人均GDP 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 中国家,增长速度都在1980年以后显著放慢。 但排除中国和印度等少数国家外,发展 中国家的平均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如表 1所示:1950—1979年间,拉美国 家的人均GDP 的增加幅度为 110%,1980—2008年间则下降到28%。 非洲从68%下 降到18%,东欧从 174%降至48%,苏联从 128%降到23%。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用发展中国家人均 GDP 相当于发达国家的比率来衡量收入差距。 图1显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 相当于发 达国家的比率。 自1980年以来,除了东亚和南亚的少数新兴国家外,拉美和非洲发展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