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荷兰设计师说,未来最大胆创意也许来自中国|100个有想法人.pdfVIP

这个荷兰设计师说,未来最大胆创意也许来自中国|100个有想法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这个个荷荷兰兰设设计计师师说说,,未未来来最最大大胆胆的的创创意意也也许许来来自自中中国国 ||100 个个有有想想法法的的人人 你可能在 同场合听说过以下这些天马行空的点子: 某外国设计师研制了巨大吸尘器,将一举吸走北京的 PM2.5;荷兰有一条酷炫的自发 光智能高速公路,还有一条能在晚上展现梵高“星空”的自行车道;最近,阿姆斯特丹 的一个广场上,夜晚的空中,碧蓝的水光波动,仿若海底…… 没错,这些都出自同一个设计师之手。他叫做丹·罗素格地 (Daan Roosegaarde),36 岁,个子很高、有些清瘦的荷兰设计师,几年前在上海也开了一个 工作室,在中国的曝光率层出 穷。他在荷兰的大本营刚刚搬了家,我们去了他的鹿 特丹的新工作室转了转。 工作室靠近鹿特丹工业园区,是一个宽敞明亮的玻璃房,目前有数十人,专攻设计、 技术等领域。丹给工作室设置的主题是:“未来的城市” (City ofTomorrow),但他自 己最常用的形容词,还是“技术的诗篇” ( Tec no-poetry)。 首先,那个称将在北京公园安装的“雾霾吸尘器”,吸走 PM2.5 大麻烦的想法,是真 的。这个吸尘器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圆柱体的黑色小屋子,所以改名叫做了“无霾 塔” (Smog FreeTower ),第一期大概有 7 米高。丹介绍说,随着媒体对这个项目的 关注,工作室已经与北京官方进行了愉快的洽谈与合作,今年 9 月份,这个“世界上 最大的雾霾吸收器”将先在新工作室的后院试行,而北京方面也会派人过来视察。到 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在北京某公园安装上了。 丹说,这个吸尘器的主意,是住在北京时,惊叹央视的大楼可以在眼前因雾霾而忽隐 忽现而生出的想法,“那就像是楼顶有一个巨大的吸尘器似的。” 要是有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可以将雾霾都吸走就好了,或者很多人都曾做过这样的梦, 但把这样看似 着边际的想法实现了的,丹还是第一个。 他很擅长用技术实现鬼马点子。 荷兰大部分地面都处在海平面以下,全凭精湛的海岸堤坝设计,才让这个低地国家 被大海淹没。这个事实生活在荷兰的人都知道,“但是我们都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事 儿,忘记了荷兰文化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丹找出今年 5 月初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 场上“水波” (Waterlic t)作品的图片,非常自豪。 这一整片电脑设计出的蓝色水波,模拟了海平面的实际高度,投影在空旷的博物馆广 场上,蓝光要比地面高出一大截,身处其间,流光在头顶,像水纹、也带着雾气般, 场景十分梦幻。 丹最有名气的作品,则是获得了 2013 年丹麦“设计改变生活”INDEX 设计大奖的“智能 高速公路” (Smart Hig way)。“有一天,我开着车在荷兰的高速公路上,”丹回忆 说,“你知道,荷兰人很无趣的,那么宽的高速公路,没有人会超速。” “我就觉得,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在汽车上,又花数亿万的钱,投资在完全打破 了自然风景的高速公路上。而这些高速公路,跟半个世纪前长得一模一样。为什么没 有人把它们变得更美一点儿呢?” 擅用灯光的丹,于是设计了一条被他叫做“未来 66 号线”的智能高速公路,下雨雪的 时候,地面上雪花的纹路会显现出来,然后随阳光的出现消失;散落在路边的灯,会 随着车子驶过,才点亮前路百米,于是会有一波波的光线;而路上常见的线路,则涂 上了可以吸收白天日光的夜光漆,在夜晚点亮路面…… 在荷兰南部城市埃因霍温 (Eind oven)一条叫做“梵高星道” (Van Gog Pat )的自 行车道上,丹试验了夜光漆。这条自行车道,在夜晚就像梵高的名作“星空”那样,发 出点点星光,取缔了常见的路灯。 “这些 是什么高科技,刚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大学或科学院都已经 做过很多实验,可以直接在现有的路面上实现,我只是去他们的档案馆里,把藏在抽 屉里面的研究取了出来。”丹说,“所以说,比起设计,我更感兴趣的是改革想法,我 想做商业世界里面的‘嬉皮士’,提出创意。” 这些“嬉皮”、有趣的想法,吸引了北京官方,也吸引了欧洲最大的公路承建 商 Heijmans,后者在听说了智能高速公路的设计后,敲响了丹工作室的大门, 问:“这智能高速公路要多少钱?” 从东京,上海,卡塔尔到阿姆斯特丹,这都是丹最常会遇见的一个问题——虽然他更 希望人们 要问“这要花多少钱”,而是坐下来问问他,大家各自想要的是什么。但这 个看似鲁莽的问题背后,是对这些创意进行大规模尝试的信任,也见证了丹的工作室 的成长。 早些年的时候,丹的创意还相对小意很多——至少在规模上。这包括 2011 年前后,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