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疯狂的石头-和田玉利益产业链
⊙本报记者朱国栋新疆浙江上海报道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聘义》) 古时,玉就被认为是美好而珍贵的石头,爱玉、宠玉者众。 时至今日,盛世藏玉,和田玉价格暴涨。 于是,围绕着一块块和田玉石,一幕幕现实版《疯狂的石头》也正在上演…… 河道两岸被挖了个底朝天 如今的和田采玉,机械化大作业的恶果正在集中体现。玉龙喀什河两岸几百米内都被挖了个底朝天,河道两岸自然形成的绿洲草地早已被破坏。令人可怕的是,沙漠已在玉龙喀什河的几十米之外“安营扎寨”。和田地区政府曾对滥采行为进行治理,调集部队对上百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进行了清理,严禁任何人在河道内和河床上采挖玉石,并派出直升机进行巡视。但部队撤出后,挖玉人又蜂拥而至。 和田玉价格的暴涨,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和田玉资源的疯狂性掠夺式开采。和田玉包括山料、山流水和籽料。质量接近的籽料约为山料的5-10倍,而和田玉中的顶级品——羊脂子玉,则绝大多数产自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 出租车司机阿布都哈力克带着记者行驶在新疆和田地区的216省道上,他指着路边玉龙喀什河河滩边三三俩俩蹲着的人群说,“这些人都是来挖玉的。” 阿布都哈力克所指的玉龙喀什河,在旁人看来,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砂石堆。因为是10月枯水期,所以河道里流水有限,河流两旁数百米的滩岸,则几乎堆成了采石场。在这里,“掘地三尺”这个成语程度实在太浅,掘地三十尺也不夸张。阿布都哈力克告诉记者,“这些石堆都是挖掘机、推土机的杰作,他们都是来挖和田玉的。” 沿着216省道一路往南,记者来到了玉龙喀什河灌溉渠管理站,这个管理站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和田玉采矿场。进入矿场,就可以发现停着一排挖掘机。“这些机器都是等人来租的,租金是几百块钱一小时,谈好价格后就可以进场作业了”,维族青年伊力亚告诉记者。 进入矿场不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集市——因为每天到这个矿场挖玉的人实在太多,于是就形成了商贸区,清水、囊饼、羊肉、水果在这里都很畅销。除了集市之外,还有许多大巴,据阿布都哈力克介绍,这些大巴是用来运载挖玉工人的。 最一线的玉石采购商也跟着挖玉人来到了矿场。好几辆乌鲁木齐牌照的轿车停在矿场入口不远处,不少挖玉有收获的人,当场和这些采购商们交易起来。 当记者凑上前时,因为拿着大黑提包,不少挖玉人以为大主顾来了,马上围拢上来。一位挖玉人从嘴里掏出一块白玉,他自称这块玉是最近两个月最大的收获,因为怕被盗,所以藏在嘴里。当记者表示无意购买玉石时,围上来的人才悻然而去。 走过集市之后,就可以看到一些挖玉人正在铺堆石块。阿布都哈力克告诉记者,“这些石堆是用来住人的,晚上这些人就住在石堆搭起的帐篷里。” 进入矿区几百米后,就发现一台挖掘机正在发动,跟着挖掘机沿着沙石小径辗转几百米后,就豁然开朗,有5台挖掘机在作业。10多个工人在旁边,看到记者拍照时,工人们颇为好奇并有些警惕。这个作业段距离河道已有数百米远,已被沙漠覆盖。但在数米沙层之下,还是分布着厚厚一层鹅卵石。毫无疑问,这里曾经是玉龙喀什河的河滩或故道,所以也蕴藏着和田玉。 挖掘机找玉和普通的挖土作业并无二致:挖掘机挖起一堆鹅卵石,然后用极慢的速度倾倒下来,在挖掘机倾倒沙堆的两侧,各站着两个挖玉人看着,观察是否有玉。 作业段中一位懂汉语的维族青年告诉记者,在高峰时期,这个矿区有数百台挖掘机作业,工人高峰时期可以达到数千人。 阿布都哈力克认为记者来得还不是时候,他告诉记者,“挖和田玉的高潮时期还没来,要到11月中旬之后,玉龙喀什河几乎断流,而当地的维族农民忙完了所有农活,那时候就是采玉的高峰时期,公路上因为人多车多,有时候车都无法通行。”根据不同版本的数据,在玉龙喀什河两岸,有3000-6000台挖掘机作业。短短2、3年时间里,玉龙喀什河就几乎被挖了个底朝天。 大规模机械化的采玉,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数千年里,和田当地人取玉,都是在河滩上捡捞。每年夏秋之间,天气炎热,昆仑山冰雪融化后,就会爆发山洪,无羁的山洪左突右撞,千转百回,把夹杂在岩层中的山料冲刷塌裂,大量形形色色的玉石裹挟着冲至下游。《宋史·于阗传》就有“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的记载。据说,每年到了捞玉的季节,成千上万的维吾尔人开始了在河中捞玉的采玉行动,成群的采玉人,手挽着手,边唱歌,边在河中踏玉。歌中唱道:“白玉白玉多美丽,藏在水中多委屈,来到人间并不难,碰碰我脚就可以。”这样的捞玉、踏玉在和田相传有几千年历史。 但是,如今的和田采玉,早已没有史书上记载的浪漫,机械化大作业的恶果也正在集中体现。矿区就在玉龙喀什河边,因为河两岸几百米内都被挖了个底朝天,所以河道两岸自然形成的绿洲草地早已被破坏,倒是河水还是很清澈,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