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摅《云溪友议》:唐诗民间传播的特殊记录
范摅 《云溪友议》:唐诗民间传播的特殊记录
陈 尚君
内容提要 唐末范摅著 《云溪友议》,三分之二篇幅谈唐诗故事,多名家逸事,故事也曲折
离奇。但核以史实,则多有错误。前代学者努力考证澄清,以还历史真相,但也难 以作出全
部解释。故而有必要从唐诗民间传播的立场重新认识这部著作。就可以考知的事迹看,范摅
是唐末越州的处士,虽 自称 曾游历山水,交结名流,但其本人并没有诗歌存世,文学交游圈
很窄,对本朝故实的掌握和辨识能力很差,却抱着很大的兴致,记录下唐代 中后期民间流传
唐诗名人名篇的离奇故事,留下唐诗民间传播的特殊文本。从此一立场理解范摅及其著作,
有资唐诗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唐诗 范摅 《云溪友议》 民间传播
唐末五代到宋初,出现了一批特殊的谈诗著作,完整存世的有唐末范摅 《云溪友议》、孟启 《本
事诗》和五代后蜀何光远 《鉴诫录》,已佚而存较多佚文的有后梁卢壤 《抒情集》、宋初潘若冲 《郡阁
雅谈》、张靓 《雅言杂载》和王举 《雅言系述》。这些书中,孟、卢二书内容大约都为谈诗,其他各书
的主体部分也以谈诗为主,显示出在欧阳修前以记录诗歌写作本事或与诗歌有关离奇故事,成为一个
时期的风气。其中宋初三书,内容相对征实一些,而范、孟、何三书则包含大量著名诗人或诗篇的新
奇有趣故事,历代流传很广,但考据家穷尽文献地考证,却发现事实经常错得离谱。本人三十多年前
也对此类考据抱有浓厚兴趣,发现诗人生平或诗歌真伪可以定谳的证据,即欣喜成文,得胜回营。至
于这些诗事传播的真相到底如何,往往并不加以深究。近年学术兴趣有很大变化,一是因重新处理全
唐诗歌的文本,希望尽可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一代诗歌的面貌,二则更多关心诗歌写成后在社会各层次
传播的具体实况和变化,因而获得不少新的认识。本文拟就范摅 《云溪友议》略申鄙见。至于近几十
年从西方浸润到本国的文学传播接受高论,虽充分尊重,但所知甚少,若有契合 ,则纯属偶然。
为省篇幅,本文引 《云溪友议》文字,一般仅举篇名,不出书名及卷次,读者谅之。
范摅生平及其著书之取资
《云溪友议》署 “五云溪人范摅纂”,有其 自序:
近代何自然 《续笑林》、刘梦得撰 《嘉话录》,或偶为编次,论者称美。余少游秦、吴、楚、
宋,有名山水者,无不驰驾踌躇,遂兴长往之迹。每逢寒素之士,作清苦之吟,或樽酒和酬,稍
蠲于远思矣。谚云:“街谈巷议,倏有裨于王化。”野老之言,圣人采择。孔子聚万国风谣,以成
其 《春秋》也。江海不却细流,故能为之大。摅昔籍众多,因所闻记,虽未近于丘坟,岂可昭于
雅量。或以篇翰嘲谑,率尔成文,亦非尽取华丽,因事录焉,是曰 《云溪友议》。倘论交会友,
庶希于一述乎!
五云溪就是若耶溪。 《嘉泰会稽志》卷一O载徐浩因 “曾子不居胜母之闾,吾岂游若耶之溪”而改。盖唐
· 48 ·
范摅 《云溪友议》:唐诗民间传播的特殊记录
代俗语耶与父通,引起他的伤痛。可知范摅中年后长居越州,或即为越州人。何自然 《续笑林》别无可
考,大约是东汉邯郸淳撰 《笑林》之续书,后者曾被刘知几 《史通 ·书事》斥为 “调谑小辩,嗤鄙异
闻,虽为有识所讥,颇为无知所说”。 《嘉话录》则为宣宗大中十年 (856)韦绚整理长庆中刘禹锡谈话而
成,属于轶事议论类笔记。二书性质不同,但同为范摅所 “称美”或仿效。书中 《中山诲》一篇主要取
资于 《嘉话录》,《杂嘲戏》是否取资 续《笑林》,实在无从推定,若然,则 《续笑林》或亦大中后著作。
范摅所谓 “少游秦、吴、楚、宋”,虽然年代无法确证,但路线和范围,则大致可以推测是从越
州北上,经吴过宋人秦游楚,目的是游历山水,交结名流。他晚年著作此书,从序中所谈则主要是得
于 “樽酒和酬”之际, “街谈巷议”之间,来源的层次并不高,但他则求 “近于丘坟”,即以经典为 自
己的努力 目标,甚至抬出了 “孔子聚万国风谣,以成其 《春秋》也”来标榜。他有这样的宏愿,有追
求,当然是好事,但眼光和学识更重要。范摅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在二百字左右的短序中,至少
有两个错误, 《嘉话录》记刘禹锡所谈 ,并非他所撰;孔子据鲁史而成 《春秋》,何曾 “聚万国风谣”?
后者尤属常识,只能用 “嗤鄙异闻”来解释。
就 目前所知,范摅本人没有留下写诗的记录,更无诗歌存世,与他并世的诸多诗人,包括如方干这
样长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