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一个研究框架
第 33 卷第4 期 生 态 学 报 Vol.33,No.4
2013年2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Feb. ,2013
DOI:10.5846/ stxb201208131137
张智光.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一个研究框架.生态学报,2013,33(4): - .
Zhang Z G.Methodologyformeasuringforestry ecological securitybasedonecology-industry symbiosis:Aresearchframework.ActaEcologicaSinica,2013,
33(4): - .
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
安全测度方法:一个研究框架
张智光1,2, ∗
(1. 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南京 210037;2.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
摘要:通过对林业生态安全内涵构成的研究和对现有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中存在“就生态
论生态”的预警滞后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设定的主观性、指标体系和特征指数难以优势互补、生态安全性判据缺乏客观依
据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于生态与产业系统的共生关系研究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的新方法。 首先,研究林业生态安全
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结构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构建方法,从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
据和结构化、定量化方法。 然后,通过寻求指标体系和特征指数的有机结合,得出描述林业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的性质和程度的
特征指数———生态-产业共生度和成熟度。 由此提出确定林业生态安全阈值和底线的定量化方法,并建立林业生态安全双特征
判断矩阵,从而将林业生态安全度分为3个安全区间、6个安全等级和4个预警级别。 最后,综合以上成果,构建了基于生态-产
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整体框架:目标-手段树和技术路线。 根据新方法的构建机理,所得出的林业生态安全
测度和预警信息具有主观性弱、预测性强、特征指数值的生态经济意义明确、便于追溯问题的原因等技术优势,有利于林业生态
安全的监控和管理。
关键词:林业生态安全;共生关系;测度;预警;研究框架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forestry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ecology-industry
symbiosis:A research framework
ZHANGZhiguang1,2,∗
1SystemEngineering Institute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210037,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Some weaknesses of researches on measuring forestry ecological security (FES) are found both in China and
-
abroad,such as pre warning lag owing to confining the visual field to ecology only,subjectivity in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and in weighting,difficulty in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s advantages between indicators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 indexes,lack of objectivecriterionfor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