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所属朝代:宋代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
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
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评析
苏词仅存此一首,作于被迫闲居期间。词人壮年被斥退出官场,个人志向
不得施展,内心的愤慨可想而知。词的上片写隐逸之乐。在湖山之间潇洒度日
,与“鱼龙”为伍,追慕陶朱、张翰之为人,扁舟垂钓,载鲈归来。自然界的
风风雨雨都不置心中,它们也不可能象官场中的暴风雨那样伤害词人了。下片
才写出被迫过这种生活的痛苦。宋代文人士大夫皆有“先忧后乐”的济世精神
,轻易不言退隐。即使言及隐逸,或者是故作姿态,或者是出于无奈。苏舜钦
就是出于无奈。所以,过片明确表示:“丈夫志,当盛景,耻疏闲”,其真实
心声是抗拒、排斥这种生活方式。对“壮年”的追问,充满着愤慨不平之气
,词人其实并不“潇洒”,并不超脱。故作“垂钓”状,事实上则“又恐鸥鸟
相猜”,这依然是词人内心进与退矛盾的形象表露。“无语看波澜”的结局
,就是一种不甘心的表示。词人后来再度出仕,就说明了一切。
作者资料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
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
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
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
,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
》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轶事典故
“读书佐酒”:苏舜钦为人豪放不受约束,喜欢饮酒。他在岳父杜祁公的
家里时,每天黄昏的时候读书,并边读边饮酒,动辄一斗。岳父对此深感疑惑
,就派人去偷偷观察他。当时他在读《汉书·张良传》,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
行刺秦始皇抛出的大铁椎只砸在秦始皇的随从车上时,他拍案叹息道:“真可
惜呀!没有打中。”于是满满喝了一大杯酒。又读到张良说:“自从我在下邳
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意让我遇见陛下呀。”他又拍案叹道
:“君臣相遇,如此艰难!”又喝下一大杯酒。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有
这样的下酒物,一斗不算多啊。”(原文出自元·陆友仁《研北杂志》)
苏舜钦以书为下酒物,其豪放直率可爱的书生风采如今仍跃跃出现在我们
眼前,让人真正知道读书之乐乐如此,其读书佐酒的事迹传为美谈。
修沧浪亭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
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
”,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
文学风格
诗歌理论在对诗歌的政治作用的认识上,苏舜钦与梅尧臣是一致的。他在
《石曼卿诗集序》中说:“诗之于时,盖亦大物。”所谓“大物”,即是指诗
可以反映“风教之感,气俗之变”,若统治者有“采诗”制度,就可以据以
“弛张其务”,达到“长治久安”。因此,他批评“以藻丽为胜”的文学风气
,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诗能“警时鼓众”。而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