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带新------新教师成长有效途径.doc

以老带新------新教师成长有效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老带新------新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经济系 刘志娟 《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经颁发了。《规程》在纵向上明确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应的师资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和接受培训教师的重点高校的工作职责,规定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不同职称教师的培训层次、形式和规范要求;横向上对培训的目和要求、离职培训与在职培训、培训的考核与管理、培训的保障与有关待遇等问题作出了规定。从而形成了纵向层次分明,横向联结紧密,能够真正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好文件。《规程》第二十条指出:“各高等学校要结合导师制等培养方式,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以老带新既是一种见效快,易操作的一种师资培训方式,也是一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现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谈谈体会。 一、以老带新是一种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的见效快、易操作的师资培训方法。首先,它先符合教师成长发展规律。高校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结构的调整、充实阶段。第二阶段,独立工作、积累经验阶段。第三阶段,“最佳工作状态”的创造阶段。第四阶段,研究成果明显减少的后期阶段。青年教师一般正处于前两个阶段,大部分新教师正处于探索前进目标,调整大学阶段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不断吸收、补充新知识,缺少经验的阶段。这时,他们迫切需要学术带头人或老教师的精心指导,帮助确定专业方向,以拓宽知识面,练好基本功。而处于教师成长发展最后阶段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由他们来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指路和“点拨”作用,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因此,以老带新,实际上是针对教师不同的年龄阶段、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状况,因势利导而采用的师资培养方法。其次,以老带新容易操作,可以在各种情况下进行,便于开展,利于坚持,也有利于保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再次,以老带新这种师训方式投入少、产出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最后,老教师的传、帮、带,能够培养一批青年教师,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成长。如我系新参加工作的郑建红老师,在大学时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参加工作后,由于对学校工作的不熟悉,常常使他对突如其来的工作感觉适应不过来,在初为人师之初,认为教师只要能把问题讲清楚,教学方法无关紧要,专业教师只要上好课,其他事情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我和其他老教师指导下,郑老师改变了原来的观念,注重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积累,注意分析事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对工作慢慢找到了头绪,开始走上正轨。 二、有经验的老教师给青年教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老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上的指导,包括如何备课、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技巧的掌握、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和课程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指导。二是科研上的指导,包括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论文写作、成果总结和鉴定等方面的指导。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青年如能得到老教师的指导,将大大缩短“适应期”,提前实现角色转换,从而较快地胜任教师工作。三是老教师们在职业道德、治学态度、工作作风、协作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影响,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影响犹如催化剂,能促使青年教师很快成熟起来。 三、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起指导和影响作用的同时,青年教师同时也对老教师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以老带新的培养形式中,具体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既是指导,又要相互探讨。例如青年教师知识新、脑子灵,老教师也能从青年教师中了解一些学术前沿信息,青年教师考虑问题的思路也会给老教师以启发。这样交互作用的结果,必将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以老带新的最终培养效果,取决于相互之间的选择,也取决于学校和系的督促机制。一般来说,老教师希望挑好的、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而青年教师希望到自己佩服的老教师门下学习,开始时双方之间在着相互选择的关系,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培养效果。学院和系一级管理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机制督促这种方式的实施,如定期座谈交流经验,互相听课等。 经济系 2005、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