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制3发明,发现国家 2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1.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2.数学:十进位值和割圆术
3.天文学:赤道坐标和浑仪
4.生物学: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
5.医学:《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
6.建筑:辽代应县木塔
7.造船和导航技术:郑和宝船和牵星术;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与外传;造纸术:;指南针:;火药:;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十进位值制和割圆术;算筹记数摆法;割圆术:;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 ;;; 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
??表著作:《天文》
人们从这部书中辑出《石
氏星表》,记录了一百多颗
恒星的赤道坐标。星表是研
究天文的重要工具。 《石氏
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
表。
; 2.浑仪
浑仪也是依据赤道坐标而制作的观测仪器,它经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进一步革新,成为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北魏明元帝永兴四年造的太史侯部铁仪有个十字底座。底座上开有水沟,以校正底座平准。北宋皇三年于渊、周琮等造的皇新浑仪中,在六合仪的地平环上
也开了水沟。大约在唐代以
前人们就知道从浑仪极轴两
端的圆孔观测拱极星的周日
运动来校正仪器极轴的方向
。北宋沈括把这个方法发展
到很成熟的地步因此后来郭
守敬在简仪中创造了专门的
候极仪装置。
;醋聘抽盯奇烽簿草谰渍盲鲁改翘薯呀灰荆獭畏袒聋辽暖妇寸紫绩绰变躲借强制3发明,发现国家 2强制3发明,发现国家 2;人工选择-
混合选择法;氾胜之是汉代的农学家,他所著的农书已失传。从石声汉和万国鼎的辑录的《氾胜之书》资料看,现存《氾胜之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
;;黄帝内经图片;《黄帝内经》是一部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它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以黄帝和上古几位著名医学先知歧伯等人,相互问答医学知识的形式阐述了重要的医学理论。这一著作是集多人的力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可以说汇集了当时中医界优秀理论的“百家之言”。其后,《黄帝内经》就被历代医家视作了无上的经典,成为从古至今中医学不可背离的“立医之本”。据考证,由于当时的学术风气十分活跃,很多有所见解的人都把自己的观点诉诸文字、著书立说。医学界许多有见地、医理精深的医学家则共同著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七篇著作,都是非常完备而且见解高深医学宝典,其间虽然也受到了当时的儒家、道家、阴阳学家的影响,但是由于医学具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并存在着临床实践对于理论的使用和验证,与普通的哲学学派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当时这些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的理论已经基本完善,从此,就形成了自成一格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我们能见到的只有一部《黄帝内经》了,另外六部著作已经佚失了,但从其内容和成就来看,的确非同寻常。很难想象,这样丰富知识含量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当时却只占同等水平的医学理论著作的七分之一,中医学的丰厚底蕴令人惊叹。
;中国的针灸疗法;传统针灸的历史起源
; 针灸疗法是我国古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