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喷灌机移动滴灌系统灌溉.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喷灌机移动滴灌系统灌溉

利用喷灌机移动滴灌系统灌溉 喷灌机移动滴灌系统的技术优势 机械化喷灌技术及滴灌技术是当前世界广泛流行的两种现代农业灌溉技术。 机械化喷灌,尤其是中心支轴喷灌机平移喷灌机灌溉的优势在于: - 自动化灌溉;国内普遍采用的是传统机电控制柜,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较落后,但都可实施低水平的 自动化,如行走、倒车,停车、调速等。生产效率高, 管理成本低,是中、大型农场最佳选择; -灌溉管理劳务支出极低,一个管理人员可看管多台机器工作。在劳务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优势非 常明显; -低压灌溉,节能; -单位面积一次性投资低; -机器设备经久耐用,寿命长; -全面积湿润,非常适合高密度种植作物; -除了灌溉,还可通过系统施肥、打药; -寿命长:20-30 年 -亩投资低:550-700 -地形适应性强,可在浅山、丘陵区应用。 适合: 小麦、玉米、大豆、蔬菜、土豆、棉花、甘蔗、牧草等密植作物。此外,还可试验、推广应 用于水稻灌溉。中心支轴喷灌机的缺点有: - 土地利用率低:70%左右。但可用配置末端喷枪、地角臂的办法,或采用滴灌、卷盘喷灌机、移动 喷灌等技术补充。 -受地形限制:不适合山区灌溉。 - 不适合某些蔬菜、花卉灌溉、施肥。叶面喷洒会对某些作物引起病害,叶面喷洒肥料会对某些作 物灼伤。平移式喷灌机土地利用率高,灌溉均匀度高,但造价高,运行费用比中心支轴喷灌机高。 适合于窄长地块灌溉及经济作物灌溉。 滴灌技术的优势众所周知,但有几项需要重点强调: - 用水效率可高达 95%以上,节水效果无与伦比; - 通过滴灌水施肥,即所谓水肥一体化技术,风靡全球,使传统的农业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高产、优质、节水、节肥、环保……通过滴灌系统施肥,效率要比通过喷灌机施肥效率高,效果好。 滴灌的局限性在于:投资高,易堵塞,安装、维护麻烦,管理成本高,耗劳力等。主要应用于经济 作物、宽行距作物:蔬菜、棉花、果树(葡萄、苹果、梨、枣、香蕉等)、苗木等。大田作物不适合 滴灌,但水资源极度贫乏地区可以考虑。 30 多年来,全世界许多灌溉技术研究、推广人员及制造企业一直在探讨如何将喷灌机技术及滴灌技 术的优势综合应用农业生产上,以最大发挥两种现代灌溉技术的优势。1979 年,美国的 Rawlins 等 第一次提出采用中心支轴喷灌机移动滴灌系统灌溉。T-L 是最早将这种综合技术商业化的喷灌机制 造公司。之后,维蒙特、林赛等喷灌机企业均做过大量试验、推广工作。 喷灌机移动滴灌技术简称为 M D I , 取自 mobile drip irrigation。 也有文献称之为 PMDI,意 思为精准移动滴灌,取自 Precision Mobile Drip Irrigation。 这种技术将喷灌机技术的自动化控制,高效管理,节省劳务,低劳动强度的技术优势及滴灌技术的 高度节水、节能,高效施肥等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是未来在我国值得试验、推广的一种技术。同时, 亩造价低于固定滴灌系统。 我国在 80 年代也有科研人员提出过移动滴灌的概念,并做过一定尝试。但是由于人工移动工作效率 太低,劳动强度太大,试验研究未能继续下去。 喷灌机移动滴灌系统组成 系统的行走、控制部分与喷灌机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喷头组件部分。一般有如下面示两种形式: 形式一:相隔数个出水口,接一条下垂管,下垂管接 PE 支管,支管上接滴灌管(照片来源:维蒙特)。 形式二:缩小出水口间距,下垂管+配重+滴灌管,或在鹅颈管上直接接滴灌管。 采用中心支轴喷灌机时,滴灌管的长度取决于作物需水量及离开中心支轴点的距离。如同喷灌,离 开中心点越远,控制面积越大,灌溉需水量越大,因而滴灌管也必须越长。作物需水量越大,则滴 头流量必须越大。 滴灌管可以一行一管,也可两行一管(宽窄行种植作物),取决于土壤结构,蒸 发蒸腾量等。采用中心支轴喷灌机时,作物要圆圈种植。采用平移喷灌机时,滴灌管等长度,计算 相对简单。采用移动滴灌灌溉,比用喷灌机喷灌,能耗可降低 70%,可省水 20%。 参考设计 伊朗戈尔甘大学的 Hezarjaribi 及德国农林渔研究所的 Heinz Sourell 将一台中心支轴喷灌机系统 改装成移动滴灌系统。喷灌机管道出水口间距为 2.5 米,每一个鹅颈管下部安装一根 PE 管,PE 管管 径 32mm. 一根 PE 管上装 3 条滴灌管。滴灌管管径 16mm,间距 85cm。 滴头间距 15cm。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滴灌管上的滴头数目 Ne 及滴灌带长度 L。 Ne =2×3.14×r×dr×(In/T)/qe (1) 其中, r 为滴灌管距中心点的距离( m )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