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发糕的储藏品质研究.pdf
201 V01.26,No.3
1年3月 中国粮油学报
OilsAssociation Mar.2011
oftheChineseCerealsand
第26卷第3期 Journal
米发糕的储藏品质研究
方炎鹏 袁佰华 熊善柏 赵思明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 以大米为原料,采用专用发酵剂制作米发糕,研究包装方式和温度对米发糕储藏品质的影响,为
方便型米发糕的x-,_lk化生产提供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包装方式对米发糕储藏品质有显著影响。
储藏过程中米发糕菌落总数上升,结晶度、硬度、咀嚼度增加,弹性、黏聚性和水分含量降低,导致感官品质下
降。CO,气调包装后低温度储藏有利于抑制水分损失和细菌繁殖,米发糕于一18℃储藏,茵落总数、水分变化
缓慢。一18℃储藏米发糕的结晶度小于4℃储藏时的结晶度。气调包装有利于保持米发糕的质构特征。米
发糕采用CO,气调包装后于一18℃储藏,使米发糕的保质期可迭10天以上。
关键词米发糕储藏品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74(201l·)03—0001一04
中图分类号:TS213.3
米发糕是我国传统的大米发酵食品,采用专用 瑞华仪器有限公司;JAl2002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
发酵剂经优化工艺制作的米发糕具有优良的品 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A—XT2物性测试仪:英国SMS
质¨。3]。但由于米发糕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在存
Calorimeter,
放过程中易滋生微生物,发生失水HJ、淀粉结晶∞J、 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Scanning
表面干裂M1等变化,从而影响其品质。目前淀粉质 DSC):德国NETZSCH。‘
食品储藏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方便米饭∽1、馒 1.3试验方法
1.3.1米发糕制作工艺
头H]、面包”1等制品,在研究速冻馒头时发现随着存
参照文献[1]的方法制作米发糕,冷却后采用蒸
放时间的延长,馒头的硬度和支链淀粉重结晶数量
煮袋分别进行真空包装和CO:气调包装,密封,分别
不断增大旧o;在低温(4℃左右)下比在高温(20℃左
d测
放于一18℃、4℃和25℃中进行储藏。每隔2
右)下回生速度快,高温可通过延缓淀粉结晶实现对
定菌落总数、水分、质构和热特性,并在复热后进行
淀粉老化抑制作用,而低温能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
感官评定。
期一]。气调包装面包后有效提高面包货架期,对其
1.3.2水分含量的测定
老化速率却无相关影响¨0|。
采用105℃烘干法…J。
本试验拟通过对米发糕储藏品质的研究,确定
1.3.3菌落总数的测定
米发糕适宜的保藏条件,为方便型米发糕的工业化
按GB/T
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技期刊编辑与科学积累.pdf
- 科技社会学视角中的科学奖励.pdf
- 科技规律·科技经济·科技管理 ——谷兴荣《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学原理》与《科学技术研究业经济学原理》的原创性理论述评.pdf
- 科技论文科学美的特征及其在交通科学中的体现.pdf
- 科技馆科学表演秀概述.pdf
- 科技馆运营管理系统的探索——以广东科学中心运营管理为例.pdf
- 科教协同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以大连理工大学“王大珩物理科学班”为例.pdf
- 科普图书——感受科学之趣科学之美.pdf
- 科普场馆教育活动如何促进儿童的科学推理能力——关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化石挖掘体验”活动的案例研究.pdf
- 科普家族喜添新丁——科学童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