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缥缈孤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风眠:缥缈孤鸿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三十年代后,致力于变革传统绘画,历经多年,探索出一条中西融合的道路。其画多方形构图,线钩色染,水墨淋漓,多画秋骛、白鹤、枫林、睡莲、瓶花、仕女等,别具一格。在现代变革中国画的探索中,他的创造性劳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代表作品有藏于上海画院的《鹭》《静物》等。   1900年11月22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的一个石匠家庭。他从小就对色彩有特别强烈的兴趣,总缠着母亲去村里新开的染坊看颜料。   林风眠的母亲地位低下,丈夫和婆婆对她冷漠苛刻。这个单纯美丽的瑶家女子和年轻的染坊老板坠入爱河,相约私奔,却不幸被族人抓了回来,绑起来拷打得鲜血淋漓。年仅六岁的林风眠突然冲出来,大声哭喊,手里举着菜刀向人群乱挥。孩子被强行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母亲,他变得沉默寡言。后来林风眠画过很多以“宝莲灯”“白蛇传”为题材的画,“救母”是他一生不能解脱的情结。   幼年的林风眠?r常跟着祖父林维仁上山打石头,他的父亲林雨农也是石匠。不过,除了会刻石头外,父亲还能在纸上作画。或许正是这一点改变,使这个石匠之家的后代最终舍弃了石头而迷上了画纸。林风眠小小年纪就开始翻弄《芥子园画谱》,几年工夫就画得像模像样了。   15岁时,林风眠考取了省立梅州中学,他早熟的画才立即得到美术教师梁伯聪的赞赏。他发现林风眠对形象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并且善于发挥和创造。1919年7月,林风眠中学毕业了,恰好此时他收到了梅州中学的同窗好友林文铮从上海发来的信函,告知他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于是,林风眠怀着对欧洲艺术的美好憧憬,告别家人前往上海,和林文铮结伴登上了法国邮轮奥德雷纳蓬号,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踏上了注定要改变其一生的欧洲求学之路。同时他也离开了故乡这个伤心之地,从此再没回来过。   1921年,林风眠转入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正式开始美术专业的学习。不到半年,林风眠的绘画才华就被校长耶西斯发现了。在耶西斯的推荐下,林风眠又转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入时人誉为“最学院派的画家”的哥罗蒙的画室就读。林风眠一来到这个学院派的“老巢”,就完全沉迷于细致的写实主义学院派画风之中――这种选择,有其主观因素,如林风眠所说:“自己是中国人,到法后想多学些中国所没有的东西,所以学西洋画很用功,素描画得很细致。当时最喜爱画细致写实的东西,到博物馆去也最喜欢看细致写实的画。”   这种选择也与当时的时代风潮有着必然的联系。五四前后,对中国画改良的呼声此起彼伏,先是康有为喟叹“我国画疏浅,远不如之,此事亦当变法!”接着陈独秀又发出“改良中国画”的惊世之音。而他们所主张的变法方向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康有为所说的要“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之短”,也是陈独秀所主张的“要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的写实精神”。林风眠是一路紧随着五四新潮走出国门的,自然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初进艺术学府,一度醉心于西方写实的古典传统是毫不奇怪的。这既是打好绘画基本功之必需,更是当时世风浸染的必然结果。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爱才的耶西斯校长跑过来给了林风眠一记“当头棒喝”――那天,耶西斯专程来巴黎看望这位得意弟子,他发现林风眠正无比认真地研习西方学院派的写实画风,立即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可知道,你们中国的艺术有多么宝贵、优秀的传统啊!你怎么不去好好学习呢?去吧,走出学院的大门,到东方博物馆、陶瓷博物馆去,到那富饶的宝藏中去挖掘吧!”他还告诫林风眠:“你要做一个画家就不能光学绘画,美术中的雕塑、陶瓷、木刻、工艺――什么都应该学习。要像蜜蜂一样,从各种花朵中吸取精华,才能酿出甜蜜来。”这番话,对林风眠来说恰如醍醐灌顶,使他从对西方古典画风的沉迷中猛醒,重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   这次对东方艺术的“重新发现”,对林风眠一生的艺术走向影响深远。在他后来的众多杰作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各种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对他的直接影响。林风眠九十岁时谈到自己的艺术时曾坦言:“我的仕女画最主要是接受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我喜欢唐宋的陶瓷,尤其是宋瓷,受官窑、龙泉窑那种透明颜色的影响。”而这一改变,正是从耶西斯校长那“一声棒喝”发端的。   1923年春天,在同乡熊君锐的邀请下,林风眠与李金发、林文铮等同窗好友开始了为期近一年的德国游学。这一年的游学生涯对林风眠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德国游学的一年,他的创作时间相对宽裕,这使他充分接触了当时最为新锐的艺术流派,如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尤其是以德国为中心产生的“青骑士”画派,令林风眠心灵为之震撼。回到法国之后,林风眠与几位趣味相投的艺友发起了一个绘画沙龙组织――“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