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江苏省淮安市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思索
关于江苏省淮安市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思索2011年11月6日,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明确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这对淮安工业发展是两个难得机遇。“十二五”期间,淮安要抓住这两个机遇,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坚持创新驱动,以项目为纲,推动淮安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
创新驱动,通过千企升级、千企创新、千企改造、千人支撑四个行动计划来实施。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体,企业要率先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千企升级”是要推动企业由一般制造向创新制造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近千家创新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千企创新”是要以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十二五”末,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平台分别达2户、50户、1000户,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千企改造”是“十二五”期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0项,技术改造投资达到3000亿元,确保“十二五”末企业技术装备8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行业和百户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千人支撑”是要着力实施产业集聚人才工程,重点实施“百名创新英才”引进计划和“千名技术人才”培育计划,为淮安新型工业化提供人才支撑。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主攻大项目,做优大产业,筑牢发展基础
大产业、大项目是发展的关键。围绕产业集聚发展招引项目。一是实施“3211”项目建设行动计划。每年组织实施30个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重大项目,加快建设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竣工100个亿元项目,每年实施100个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以大项目、大投入带动大发展、大提升。二是加大推进项目服务力度。深化领导挂钩、月度“三榜”( 新开工项目榜、新竣工项目榜和快进项目榜)通报、现场推进、项目绿卡四个推进机制,形成领导挂钩及项目进展反馈、部门联合帮办和项目融资三大服务网络,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实施三个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全力实施特钢、电子信息、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和食品五大主导产业高端升级发展行动计划。到2015年五大主导产业销售规模分别超千亿,把淮安富士康科技城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盐化工园区建成产业配套的盐化工新材料集聚区、特钢产业园建成全国一流的特钢专业园区。着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机械、纺织、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力争2015年,机械、纺织销售收入分别超500亿元,轻工、建材销售收入分别超300亿元。强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倍增”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实施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十二五”完成投入1000亿元,到2015年新兴产业销售规模超1000亿元,实现“双倍增”。淮安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聚焦大产业培育,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富有淮安特色的“5443”现代工业体系。
二、培育新增长点,做强大企业,增强发展后劲
新增长点达产达效是保增长的关键,重点企业是培育大产业的重要载体。一是强化新增长点运行监控。每年对省级、市级以上新增长点,加强运行监控,逐月跟踪、逐季督查、按年考核。突出抓好新增长点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推动资金、电力、重点物资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的新增长点集中,确保新增长点尽快达产达效。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实施大企业培育“531”工程。突出抓好百户重点企业。对每年重新确定的百户重点企业,将优先保证生产要素、优先进行政策扶持、优先促进做大做强,促进重点企业加快发展。通过“一企一策”针对性的扶持,加快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到“十二五”末培育销售超500亿元、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150户。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实施中小微企业升级“111”培育工程。到“十二五“末,淮安市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力争超2000万元,用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担保服务、管理升级、改造提升、集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扶持,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到2015年,全市培育1000家两化融合中小微企业,1000家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100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
三、突出节能减排,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
坚持“以发展促节能、以节能保发展”的理念,把节能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强化节能刚性约束,促进产业升级。坚持结构调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