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嵇康《声无哀乐论》探究综述
关于嵇康《声无哀乐论》探究综述《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223—263)所撰写的一部重要音乐美学论著,它不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等论题,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以及音乐的功能等。由于该著作就某种程度而言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音乐社会功能、声情关系以及音乐本质等某些定见作出了新的诊释,因而自其问世之后,其思想一直备受世人关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在《声无哀乐论》所涉及的一系列音乐美学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争鸣,形成了一股嵇康研究的热潮。主要聚焦于“声无哀乐”的哲学基础(“唯物”与“唯心”)以及《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观(“自律”、“他律”与“和律”)两大论题。以下将对此予以综述:
一、“唯物”与“唯心”:“声无哀乐”的哲学基础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因为人心中先有哀乐,这里,音乐起到的只是诱导和媒介的作用。
针对这一观点,学者们纷纷通过相关撰述探求了其内在所反映出的或唯物、或唯心的哲学思想基础问题。其中,以茅原、修海林、李宝杰、孙维权、李曙明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哲学思想基础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如茅原在《试谈嵇康的音乐思想》(《南艺学报》,1980.2)中率先指出:“嵇康的音乐美学是复杂的,他承认音乐的客观属性,力求把主观和客观予以区别,这是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修海林在《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2)一文中进一步说明:“嵇康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中,嵇康并未将心视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使得他的音乐思想基本上保持了唯物主义的面貌”;李宝杰也在《谈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交响》,1984.4)一文中对此论断加以阐释:“嵇康的世界观出于玄学而又不同于玄学,有其独到的认识与主张。大致讲,他侧重于老子哲学的物质本体说,而不同于王弼带有虚无倾向的精神本体说。概括来谈,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于自然,对事物的认识,要遵循其自身规律,而不可强加于人为的因素,以此为基础,嵇康对于音乐艺术的认识,其思想趋向也就显而易见了。”另外,孙维权(《新解》,《音乐艺术》,1983.2)和李曙明(《老子与音乐观新探》,《音乐探索》,1986.1)也在文章中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同时,以蔡仲德、吴毓清等人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哲学思想基础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其中,蔡仲德在其文《“躁静者,声之功”也——再论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兼与李曙明君商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4)中对嵇康的话语“乐之为体,以心为主”、“声音以平和为体”等进行了分析,并从其内部包含的“声音”与“乐”可互相通用的涵义中得出该结论;同时,吴毓清也明确指出,嵇康通过强调概念的灵活性而达到否定概念(名)与所反映之物(实)之间,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的确定性,亦即通过强调认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一种内容可以由多种形式予以表现的可能性),而达到认识的绝对(相对中之绝对)性,形式与内容之间联系的确定性的否定…“声无哀乐”论的唯心主义就在于:把相对绝对化,把灵活性“加以主观的应用了”。
笔者以为,归根结底,上述关于“声无哀乐”哲学基础——唯物与唯心的不同认识主要基于对“声无哀乐”这一命题中“声”字的不同理解。前者认为“声无哀乐”是指“乐音无哀乐”而非指“音乐无哀乐”,后者则认为“声无哀乐”是指“音乐无哀乐”。
二、“自律”、“他律”与“和律”: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观
关于《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观,学者们也存在着或“自律”或“他律”,抑或“和律”的不同认识。其中,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嵇康的音乐美学观是“自律”的。他们认为:“声无哀乐”意即音乐与“哀乐”无关——音乐是由诸种音乐元素构成的和谐形式,它只有好与坏、简单与复杂、高与低之分,与人的情感无关,音乐的美就存在于其本身的形式之中。在这一观点辐射下而撰写的相关文章涉及各相关专题的探讨,主要包括:王誉生《音乐自当有哀乐——读札记》(《交响》,1986.1)、刘朝谦《嵇康音乐美学情感论》(《音乐探索》,1988.1)、陈允锋《嵇康音乐审美主体观发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3)、马钦忠《论嵇康的美学思想》(《中国音乐学》,1996 .3)、刘瑾《的产生原因及其评价问题》(《天籁》,2004.4)等。
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