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生文化异化及体育价值观时代化思辨
养生文化异化及体育价值观时代化思辨摘要:采用逻辑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养生文化和体育价值后认为,养生和体育都是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养生本质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养生文化的异化现象,对体育价值的辩证思考有助于形成与时俱进的体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时代化转变和养生文化的精髓共同主导现代人的整体健康观,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养生文化;异化;体育价值观;思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1)05-0073-03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culture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view of sports value in contrast by using logical analysis and documentary methods, concluded that both health promotion and sports are important methods to improve people’s harmony, the segmentary cognition to the essential of health promotion leads to its alienation, the objective knowledge of sports value will help to form developing view of sports value, which transformation and quintessence of health promotion culture guide modern people?s view of overall health, to promote people?s perfect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lture of health promotion;foreignization;view of sports value;speculation
近二三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迅速加快,人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社会矛盾日趋错综复杂,造成了人的心理负荷增加。当物质层面的东西到达一个高度后,人们就需要身体疗养和精神寄存,需要给予一种健康、平衡的机制来调节。由此,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种模式的实现手段对应包含了体育和养生,使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注传统的养生文化,以求身心调理、延年益寿。
但由于对传统养生和体育功能与价值的认识浮浅,人们走上了违反科学的养生道路,以致乱象纷生。观念指导行为,目标统领手段,理性、客观地辨析养生与体育的关系,加强体育价值观的时代化转变,有利于提高国民体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1.1 传统养生文化的历史脉络及构成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在本质上与祖国医学的发展一脉相承。同时,也反映出以强身健体为本的东方体育特质”[1]。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某些身体活动对于保健祛病的作用,从而较早地运用了养生手段,为增进身体健康服务。《路史·阴康氏》记载,在远古时代便有了以舞蹈消除肿块的养生手段。之后,殷末周初的《易经》,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吕氏春秋》,东汉的五禽戏,唐代孙思邈的《孙真人养生铭》,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及胡文焕的《寿养丛书》等养生著作,逐渐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养生理论。
养生文化主要包括养生之道、养生之术和养生内容(见图1)。在中国养生文化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其形成的思想和文化来源,由此形成了中国养生文化独具特色的思想:防重于治的未病思想;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辩证施治的唯物观。养生的对象和内容,包括养形、养神、养德和养心(有观点将养心包含于养神中)。养形主要指养身和养命,养神是养心和养性,德则为人的品行和涵养。养生有层次之分,以养神为本,神贵于形,在《文子》第九篇《下德》中有“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养生原则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奠定了养生文化的坚实基础。当代发展起来的养生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也应当以之为原则,受其指导。这些原则在具体的实施中,均要求习者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使人的身心经由接受——适应——发展的过程,一蹴而就的功效和包治百病的期望是难以达成的,是不科学的。
图1 养生文化构成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