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骨质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教师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3 331人,采用美国产Metriscan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手的第2,3,4手指的骨密度,依据T值做出骨质正常、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的诊断,同时对影响骨质改变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共检测全区退休教师3 331人,检出骨量减少746例(22.40%),骨质疏松1 817例(54.55%)。不同年龄教师的骨质疏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常户外活动、常吃豆制品、饮奶等因素对退休教师骨质改变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退休教师骨质疏松的发生。
【关键词】 骨质疏松;患病率;全体教工,院校;退休
【中图分类号】 R 336 R 1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106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骨质疏松患病率已居常见病的第6位[1]。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骨质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于2005年4-6月对全区3 331名退休教师进行了骨密度测量和相关因素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3 331人(男680人,女2 651人),年龄为50~80岁。
1.2 方法
1.2.1 骨密度测量及诊断标准 用美国产Metriscan骨密度仪(SPA),采用X线放射数字图像吸收法计算非优势手的第2,3,4手指的中节指骨的骨密度,自动给出相对的骨密度值和T值,依据T值做出诊断。我国通用T值诊断标准:骨质正常T值为>-1.0,骨质减少T值为-1.0~-2.0,骨质疏松为T值<-2.0。严格按仪器使用要求操作。
1.2.2 相关影响因素 采用现场询问法,将每天户外活动1.5 h以上、吃豆制品(每天至少一餐中有豆制品)、饮用牛奶(每天250 mL以上)且持续20 a以上等作为正向影响因素,由医务人员询问填写。同时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子宫附件切除)及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长期补钙者。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检出率 共检测退休教师3 331人,检出骨质正常、骨质减少、骨质疏松分别为23.06%,22.40%,54.55%。不同年龄教师的骨质疏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23,P<0.01)。见表1。
不同性别退休教师骨密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26,P<0.01),女性骨质正常率明显低于男性,而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星高于男性。见表2。
2.2 影响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1 817例骨质疏松人群中,常户外活动者1 382例,占76.06%,明显低于骨质正常组的98.83%(759/768)(χ2=259.85,P<0.01);常吃豆制品者1 507例,占82.94%,明显低于骨质正常组的94.66%(727 / 768)(χ2=80.28,P<0.01);饮奶者1 270人,占69.90%,明显少于骨质正常组的90.23%(693/768)(χ2=458.68,P<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东城区退休教师骨质疏松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从50~岁组的41.55%上升到70~80岁组的66.18%,其患病率低于浙北地区相同年龄人群(71.3%)[2],但高于北京市区50~79岁人群(22.25%)[3]。估计与地域、生活方式和测量设备、测量部位、职业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果还表明,女性骨质疏松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患病率均低于浙北地区同龄人群(男35.8%,女67.3%)[2],但高于北京市区同龄患病率(男12.37%,女29.75%)[3]。影响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原因主要是雄激素水平降低和增龄生理性退变;影响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原因除雌激素水平降低、增龄生理性退变外,关键还在于运动,负荷锻炼对骨质的增加较其他类型锻炼更有效。女性从青少年起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提高骨量的好办法。
饮奶、户外活动、吃豆制品均与骨质改变有关。体力活动减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骨生物学刺激减少,肠钙吸收及骨质形成下降等均可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普及预防知识,增加乳、豆制品的摄入,注意饮食搭配,增加户外活动,给予阳光照射和适当体育活动等措施,均可起到防治骨量减少的作用。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为环境因素(营养、运动、生活习惯等)和遗传因素所影响[4],而环境因素是可控因素。由于骨质疏松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小升初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 TCECS 1240-2023 弃土场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共4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df VIP
- 2025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竞赛规则.pdf VIP
- 最后一片叶子英文剧本.docx
- 地下铁道施工技术课件:基坑的围护结构-排桩.ppt VIP
-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节课时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 含解析.pdf VIP
- 小时工劳务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湖北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4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