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化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化特征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时空变化特征摘要 人口老龄化现已成为当今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未来人口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北京市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1995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县域尺度老龄人口分布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北京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各区县差异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中心四城区老龄人口比重较高,近郊区老龄人口比重较全市平均水平低,远郊区老年人口比重又有所回升;同时,北京地区老年人口各区县的空间分布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中心老城区呈现不断增强的集聚趋势,而远郊区的老年人口扩散效应明显大于集聚效应。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ESDA-GIS;时空特征;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1-013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22 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 aging)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国际上通用界定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区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1]。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随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和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会随之逐渐增加,人口逐渐趋向老龄化。自联合国把1982年确立为“老人年”[2]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 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地域差异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地理学者投入老年学研究中的切入点。Hilnter和Smith以俄亥俄州Toledo市为例进行的研究表明,内城老龄人口密度较高,而郊区和新建城区较低,主要原因是内城的非老年人口的流出[3];Cowgill提出美国老年人口明显集中于都市区的老核心区以及偏远的乡村聚落中[4];Flynn重点研究了老年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提出了美国的老年人口分布明显集中于都会区的核心区及偏远的乡村聚落,形成典型的“退休中心”(Retirement Centers)[5];Golant指出,美国老龄人口四分之三住在大都市区,并且其中的半数住在中心城区,另一半则在郊区[6];Goodman利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指数衡量巴尔的摩、费城和匹兹堡三个城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发现老年人口数较少的费城和巴尔的摩,老年人口的分布趋向集中分布;老年人数较多的匹兹堡,老年人口趋于分散分布[7];在老龄人口国际间分布方面,Rogers,Watkins和Woodward将美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的老龄化的总体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8]。国内地理学者探讨了老年人口分布的全国性差异,而对区域性的分析相对较少;李日邦等提出老年人口分布在全国东西差异的现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9];姚静等对全国各省区老龄人口比重的差异及成因进行了分析[10];林筱文研究福建省老龄化结构时,对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予以了关注[11];林琳等得出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呈三个圈层,不同圈层间人口迁移的快速变化是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及变化的主要原因[12]。 由上述文献回顾可知,人口老龄化情形似有空间聚集的现象,且时间轴上存在着由聚集区逐渐向外扩散的波及效应。而研究方法上仍采用图表比较,辅以文字来进行分 1 研究区域、数据选取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及数据选取 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一套标准,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社会有两个标准,即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1990年人口普查北京市的这两个比例分别是10.11%和6.35%,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的标准,北京市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而按65岁的标注衡量则还未达到。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共170.15万人,占总人口的12.54%;65岁及以上的人口114.29万人,占总人口的8.41%。按这两个标准衡量,北京市在2000年已经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见表1)。截止2009年底,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26.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2%,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本文研究的区域范围包括北京市18个区县,为便于研究,以2005年北京市行政区划为准,将各区县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单元,共18个空间单元,时间序列为1990-2005年,数据资料来自1985-2005年历年《北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