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歧杆菌及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研制
双歧杆菌及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研制摘要:目的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以期提高口服时的存活率和常温下的保存期。方法根据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的耐酸性和在人工肠液中的崩解性,确定空气悬浮法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与大小。根据恒温37℃、相对湿度60%~65%条件下贮存3个月后菌体存活率,考察其贮存稳定性。结果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微胶囊包囊产率56.49%,包囊效率87.45%。微胶囊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平整的囊膜,粒径大小基本在400~500μm。加保护剂的微胶囊菌体存活率高于10%,且远远高于冻干菌粉和无保护剂微胶囊组。结论确定了空气悬浮法制备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活菌的稳定性。
关键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
中图分类号:R9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979X(2009)07?0011?06
目前多数微生态活菌制剂存在以下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剂经口服时,活菌因不耐胃酸、胆汁和消化酶等的作用而极易失活;双歧杆菌等厌氧菌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如氧气、温度)的影响[2],常温下货架寿命短,要求在低温下保存销售,因而影响了此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目前微胶囊技术是保护菌体活力最有效和实用的方法,该技术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的微小颗粒包裹在直径从小于1μm至5000μm的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内[1]。由于微胶囊内的物质与外界隔离,可免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若采用肠溶性囊材,还可避免口服时胃液的破坏[3]。
空气悬浮法(又称流化床法)制备微胶囊,是将固体囊心物悬浮于由流化床产生的承载气流中,呈沸腾状。囊液由喷嘴喷出,雾化形成微液滴,在囊室与悬浮的囊心物相遇,液滴在囊心物表面铺展并相互结合。由于气体的不断流动,溶解囊材的有机溶剂迅速挥发,聚合物在囊心物表面形成囊衣。被包囊的颗粒随气流在囊室循环,完成包囊与固化过程[4]。
本研究将空气悬浮微胶囊技术应用于微生态制剂,将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护剂和双歧因子包封于肠溶囊膜内,制成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二联活菌制剂,以期提高口服时的菌体存活率和常温下的保存期。
1材料
1.1菌种
长双歧杆菌(Bifitdobacteriumlongum,简称BL,CICC6068)、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简称LA,CICC6005):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2培养基
长双歧杆菌:大豆蛋白胨0.5g,胰蛋白胨0.5g,酵母粉1.0g,葡萄糖1.0g,低聚木糖0.5g,无机盐溶液4mL,蒸馏水100mL,盐酸半胱氨酸0.05g(培养基热沸后加入),调pH7.0,121℃灭菌15min。固体斜面加琼脂1.5~2.0g。上述无机盐溶液:CaCl20.2g,MgSO47H2O0.48g,K2HPO41.0g,KH2PO41.0g,NaHCO310g,NaCl2g。混合CaCl2和MgSO4在300mL蒸馏水中溶解,加蒸馏水500mL,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其它盐类至溶解,加蒸馏水200mL混匀。
嗜酸乳杆菌: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柠檬酸氢二铵2g,葡萄糖20g,吐温801mL,CH3COONa3H2O5g,K2HPO43H2O2g,MgSO47H2O0.58g,MnSO4H2O0.25g,蒸馏水1000mL,调pH6.2~6.4,121℃灭菌15min。固体斜面加琼脂15~18g。
1.3试剂
海藻糖:纯度99%(日本林原商事);透明质酸(HA):Mr=2.0×106,批山东福瑞达生物化工);脱脂乳粉(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聚丙烯酸树脂Ⅱ(泰安明天化工)。
1.4仪器
YQX?II厌氧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公司);FreeZone6L冷冻干燥机(美国Labconco公司);CR20B2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HITACHI公司);流化床包衣机(沈阳药科大学提供);SPX?150恒温培养箱(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S?520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公司)。
2方法
2.1冻干菌粉的制备
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菌种分别活化,接种,37℃培养20h,于4℃、5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菌体,湿菌体与保护剂和双歧杆菌增生促进剂低聚木糖溶液混和均匀,得菌悬液,冷冻干燥得冻干菌粉。冻干菌粉磨碎、筛分,将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2种菌粉等量混合,备用。保护剂的配方及其与菌泥的比例为:10%海藻糖、0.6%HA和20%脱脂乳粉(长双歧杆菌)或10%海藻糖、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