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围浅静脉输液技术经验总结
周围浅静脉输液技术经验总结[摘要] 周围浅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途径。传统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操作方法规范严谨,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按照传统方法操作不能轻松、方便、顺利地完成部分周围浅静脉穿刺输液操作,这项操作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从科学实用性出发,对周围浅静脉穿刺输液技术中的握拳法、穿刺时不同患者的进针方法、头皮针的固定、拔针方法、拔针后按压时间等操作环节提出了点滴改进意见并予以总结。
[关键词] 周围浅静脉;输液;穿刺;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40-02
周围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途径,也是患者家属最直观地评价护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依据[1-2],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急诊、重危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有了留置针、PICC置管等技术,普通静脉穿刺技术仍然是最基本的静脉用药途径,特别是在一些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这一技术操作,教课书上虽然有操作程序和方法,但笔者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感到在某些环节上有需要改进之处。
1 手背静脉穿刺的传统操作法与改进
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扎上止血带后,对静脉充盈不良的,用手指轻拍血管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穿刺时嘱患者握拳[3]。扎上止血带后,患者手处于充血状态,穿刺前的拍打,不仅使患者感到疼痛,还使得手背更加发红,在临床操作中,部分护理人员的拍击力度较大,特别是在冬季患者的手很凉的时候,拍击手背时会使患者感到很痛。手背发红,影响了穿刺血管的显示,拍击产生的痛感,使患者更加对穿刺感到恐惧。所以,不应提倡穿刺前对手背的拍击。而应该:有合作能力的患者,在捆扎止血带后,让患者做5次左右的握拳与放松动作。另外,穿刺时嘱患者握拳,手背皮肤绷紧压迫静脉,静脉血管深陷于掌骨缝隙中,静脉显露差,绷紧的皮肤纹理呈横向走行,增大了进针阻力[4],遇到一些手背皮肤粗厚的患者,进针阻力会更大。而且,如果患者的手是一双粗壮宽厚的大手,而护理操作人员的手是比较纤细小巧的,患者握拳后,护理操作人员的手把持不住患者的手,在穿刺时,护士的左手会感到酸累,还可能使患者的手滑脱,造成穿刺失败,这样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鉴于以上原因,给患者做手背静脉穿刺时,应让患者的手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操作护士握住患者手指向下绷紧患者手背皮肤,完成穿刺操作。
2 根据患者(穿刺静脉)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针头与进针方法
2.1 静脉血管充盈的患者
根据即将穿刺静脉的粗细,选择不同型号大小的头皮针即可,进针角度按常规15°~30°。
2.2 高龄老年患者
高龄老年人的手背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血管壁硬化、弹性差,虽然看到患者手背“青筋暴突”,穿刺时也需细心选择针头5~6.5号,不宜选用过大的7~9号针头。触摸到有空虚感的血管,进针时角度宜在15°~20°。有条索感的血管,应固定紧穿刺点皮肤,遇到操作者左手不能很好的绷紧穿刺点皮肤时,请另外一个人帮助从穿刺点向上拉紧局部皮肤,穿刺以20°~30°角进针,均采取先刺入皮下,再进血管的方法,不至于因进针急促造成静脉壁被刺破而失败。
2.3 肥胖患者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于正常人,捆扎止血带后不能看到皮下静脉,可用手触摸到静脉的走向,沿静脉走向30°~40°角进行穿刺。
2.4 水肿患者
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患者,皮下静脉穿刺也是难点之一。此类患者往往存在病程长、营养不良、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静脉血管常常不易看到、脆性大、血管壁硬化,穿刺前,先用手指按压静脉走向的皮肤,推开皮下组织的积水后可看到血管,沿静脉走向,选取弹性较好的静脉段,采用两次刺入法进针。选用适宜型号的针头。
2.5 头皮针的固定
穿刺成功液体滴入顺利时,先用(一次性胶贴,一个包装里有4条)一条胶布首先固定针柄,再用带有无菌内贴的那条胶布覆盖穿刺针眼与裸露的针头,且采取平行于第1条的方向。把头皮针胶管盘绕至适宜的长度用第3条胶贴固定,第2条胶贴固定输液器的前端于适宜位置。有的教课书上讲,在固定头皮针针柄后,在其后边再用1条胶贴交叉粘贴在固定针柄胶布的上面[5]。笔者刚工作的几年里也曾这样操作过,虽然没做数字统计,但在工作中,在遇到血管纤细、脆性大、血管弹性较差,不宜进针较深的情况下,采用交叉粘贴法,有时候会导致穿刺处“起包”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在胶布穿过针柄下方的一瞬间,会使针头在血管内轻微的移位,导致针头脱出血管,或者是针头刺破血管后壁。所以,不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叶国富活着就是为了改变饰界.doc
- 台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 叶恭绍教授及我国儿少卫生事业.doc
- 叶天士对奇经辨证论治探究成就.doc
- 叶酸脂质体包裹MYCN siRNA在裸鼠体内靶向治疗作用初步探究.doc
- 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外科处理.doc
- 司徒营-猪肚套菜很好卖.doc
- 司法中心主义及实践理性.doc
- 吃南瓜子可提高精子质量等.doc
- 吃生泥鳅吃出近万元医药费.doc
- DB6110_T 49-2024 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1717.2-2023 消费品召回工作规范 第2部分:信息收集与分析.docx
- DB4201/T 509-2017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4_T 0408-2024 羊肚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4∕T 1740-2015 紫海胆人工育苗技术规范.docx
- DB45_T 2609-2022 木薯杂交育种技术规程.docx
- DB45T2504-2022 公众气象信息传播规范.docx
- DB63/T 2232-2024基于静止卫星的高原沙尘强度遥感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62_T 4897-2024 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标准规范).docx
- DB43T 2979—2024玉竹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