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感宁方急性毒性实验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感宁方急性毒性实验探究

复感宁方急性毒性实验探究(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29;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观察复感宁方的急性毒理,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概述。方法:取20只小鼠灌胃给药,累计剂量450g生药/kg,连续观察7天。结果:7天后小鼠全部存活,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感宁方临床应用安全。 关键词:复感宁方;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1018-02 复感宁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宜瑞教授针对岭南地区的特殊环境气候以及人文特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用方,具有健脾益气、补肺固本、化湿消滞的功效,药物组成包括五指毛桃、芒果核、茯苓、人参叶、太子参、薏苡仁、鸡内金、甘草等。本方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为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按照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笔者进行了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现报道如下。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健康昆明种小白鼠,清洁级,体重(20±2)g,雌雄各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号:0010335。 1.2受试药物 复感宁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浓度3.75g生药/mL。 2实验方法 取小鼠20只,禁食12h,正常饮水,于第2天给予最大给药量0.4mL/10g/次灌胃,间隔4h,分3次给药。其中含生药1260g(45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儿童用量(90g/20kg)的100倍。连续7天,逐日观察小鼠精神状态、毛色、自主活动、呼吸、饮食、二便、鼻眼口腔分泌物、体重以及死亡情况。 3实验结果 2次给药后小鼠自发性活动减少,闭目,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给药24h后小鼠基本恢复,活动自如,毛发光滑,饮食正常,鼻、眼、口腔未见异常分泌物,二便正常,体重增加;未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以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7天,小鼠全部存活。 4结论和讨论 急性毒性实验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第一步,为全身给药的毒性研究内容之一,是评价单次或24h内多次累积给药后动物表现出的毒性反应。它可以为长期毒性及特殊毒性等研究的剂量选择和指标设计提供参考,为临床试验剂量设置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依据,为早期判断某药物是否具有研究开发价值提供毒性强度资料。一般认为,按体重计算小鼠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00倍以上则较安全,可以提供临床应用。本实验设计充分考虑临床情况,给药途径(经口灌胃)与临床用药途径一致,复感宁方的小鼠灌胃量相当于临床儿童用量的100倍,未见有明显毒副作用,结果证明了复感宁方的安全性,初步判断该药具有继续研究的价值,并为继之开始的全面毒理学试验和药效学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药理学研究:五指毛桃为君药,其味辛甘,性平微温,归脾、肺、肝经,有补脾益肺,止咳化痰,健脾化湿之功,益气而不作火,补气而不提气,扶正而不碍邪,功似黄芪但甘温而无黄芪之燥热,更加适合岭南多湿的气候特点,又因产于南方,故有“南芪”之称。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五指毛桃根的煎液、乙醇提取物、乙醇回流后残渣之水提物,给小鼠灌胃均有明显的止咳的作用;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太子参,又称孩儿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本草再新》云“治气虚肺燥,补脾土……化痰止渴”。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并有促进免疫的作用,太子参皂苷A有抗病毒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归肺、脾、肾、心经,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之功,《药性论》曰“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云“渗湿,健脾,宁心……”,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抑菌抗炎、抗病原体、并能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的作用,其中所含茯苓多糖体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以上二药共为臣药。人参叶,甘微苦,微寒,归肺脾经,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清肺。生津,止渴”、“补中带表,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四肢头目”、“生津润燥,益肺和肝,培补元气”等功能。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健脾利湿之功,《本草纲目》云其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且其微寒之性又能制五指毛桃之温;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薏苡仁油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薏苡素有镇痛、镇静、解热降温的作用。芒果核,甘酸苦平,归肺、脾胃经,合健脾、止咳、化痰、行气与消积之功于一体,《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云:“行气,消滞……”,药理研究认为该药确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抗菌消炎作用。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有健脾消食之功,《滇南本草》云:“宽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儿乳食积滞,肚大筋青,痞积疳积”,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