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次作文学案螃蟹的自责
[拟题]
1 巧借他物补已之短;2 紫藤萝的启示;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4 借出的精彩;5做一株紫藤萝;6借鉴创造美;7.学会善假于物;8握住别人垂下的藤条。
[素材]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4.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唐太宗借魏征开创了“贞观之治”。??? ,
5.赵国与北方匈奴战事不断,赵国的士兵穿着沉重的铁甲,坐着笨重的战车,而胡人单骑上阵机动灵活。赵武灵王于是借鉴了胡兵的优点,将军队的铁甲和沉重的战车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由于大胆借鉴了胡人的长处,赵国在赵武灵王统治时期十分强大。
6.一个企业如果善于借鉴先进的技术或管理经验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海尔集团。
7.苏州园林是世界闻名的人工园林,它便巧妙运用了“借景”这一手法,赢得了游客的赞叹。或借远山作背景,或是借青苔乱石作屏障,取长补短,从而创造美景。
8.“我之所以能看得更高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牛顿如是说。牛顿没有前人的不断探索,不可能得出如此伟大的牛顿三大定律。
9.风筝借着风儿的力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花朵借着阳光的力量在世界上尽情绽放;卫星借着火箭的力量在太空中邀游。
lO.魏源说:“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清政府闭关锁国,拒绝借鉴,拒绝学习,就停滞不前,不能得到发展。(反面事例)
范文:
风筝借着风儿的力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花朵借着阳光的力量在世界上尽情绽放;卫星借着火箭的力量在太空中邀游……平凡的事物因为借助他物的长处才有了不平凡的成功,所以,要想补已之短,只有巧借他物。(从自然现象入笔,用排比句式引出观点)
是什么,使曹冲破解了满朝文武都难以解开的称象难题?
是什么,使匡衡在家徒四壁,连油灯都舍不得点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夜读诗书?
是什么,使诸葛亮人手不够、材料不够、时间不够却可以按时得到十万支箭?
无他,巧借它物耳。(通过设问、排比自然过渡到人类社会,语言干脆利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谁敢说仅凭一已之力便能走向成功?没有人敢做这样的保证,因为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应想想它物,以它物来补巳之短。(分析“借”的原因,必要性)
蒲松龄,在书斋中冥思苦想而难下笔,于是在路口向他人搜寻奇人奇事,终于写就著名的鬼怪小说《聊斋志异》。沃森和克里克,两次构建DNA模型均遭失败,后来借用了科学家麦尔金斯的研究成果才最终成功。(再用古今中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一个人若想成功,巧借它物是必然的。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强盛,也应当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中国,一个原本昂首于世界之赫的国家,却因为闭关锁国成了列强口中的肥肉,在西方舰炮的轰击下,腐朽的清政府也有人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新中国成立之后,明智的中国人更加明白了“巧借它物,补已之短”的重要性,于是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成了中国发展的催化剂。中周,凭借自己古老的文明,凭借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凭借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必成世界强国。(从古代到现实,从个体的人到国家民族,境界开阔,具有时代意义,正反对比,突出“借”的重要性)
善于借鉴,是成功必备的素质。林肯说过:“任何人都值得我们学习,哪怕是我们的敌人。”不错,在通向成功的路途中会有很多困难,只有巧借它物,补已之短,才能战胜困难,最终走上成功。(重申观点,点题点目,收束全文)
(简评)
本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先从自然之景人手,揭示其蕴涵的道理,然后由物及人,由个人到国家,行文中论据典型得当,语言精练,多用整句铺排,结尾通过名人名言进一步点题,结构完整。由点到面,由浅人深。
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及特点
导入:所谓新材料作文, 是2005年高考开始出现、此后颇受欢迎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只提供文字材料或漫画,不给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围绕材料中心或从某个侧面自引话题,自定立意,文体不限。
这种作文模式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考生自由度更大,但有时材料主旨的隐藏性和丰富性增加了审题难度。
作文题目中所提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对于新材料作文,正确审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关键。考生必须找到一个切合材料主旨、利于个人发挥的角度,才能得到理想分数。
那么,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炼就你的火眼金睛 ——抓准材料主旨、
1.抓关键语句法
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南安一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物理).doc
- 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1中2013届高3期中联考.doc
- 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2014届9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福建省2015届高3高职单招摸拟考语文试卷.doc
- 福建省南平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课改).doc
- 福建省南安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一中11—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福建省厦门五中八年级第2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