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保健及康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帕金森综合征保健及康复

帕金森综合征保健及康复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其中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表现有: 1 姿势与步态。面容呆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两上肢不做前后摆动。 2 震颡。多见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明显,手指表现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运动)。震颤早期常在静止时出现,做随意运动,在睡眠中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晚期震颤可呈持续性。 3 肌肉僵硬。伸肌、屈肌张力均增高,被动运动时有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感,分别称为齿轮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 4 运动障碍。与肌肉僵硬有关,如发音肌僵硬引起发音困难,手指肌僵硬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生活起居、洗漱、进食等都感困难)。 5 其他。易激动,偶有阵发性冲动行为;汗液、唾液、皮脂腺液等分泌增多;脑脊液、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减少。 药物治疗 由于该病与脑组织中多巴胺含量减少,乙酰胆碱功能相对亢进有关,故应补充多巴胺含量和降低胆碱能功能,用法如下: 1 多巴胺商代治疗:选用左旋多巴,开始500毫克/天,分2次饭后口服,以后每隔3~5天增加250~500毫克/天,直到获得最大疗效且副作用尚轻为度。一般最适宜剂量为2~4.5克/天,最大剂量不应超过5克/天。金刚烷胺适用于较轻病例,可服100毫克/次,1日3次。 2 抗胆碱能蓊物:常用安坦2~4毫克,1日3次。东莨菪碱0.2~0.4毫克,1日3次。开马君5~10毫克,1日3次。 3 头针疗法:取两侧舞蹈震颤区及运动区,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3~5天后可重复一个疗程。 4 其他:若药物治疗无效,一般情况好,且是以单侧症状为主的年轻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病因及分类 帕金森氏病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公认其病因是神经细胞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这里有一种叫黑质细胞的神经细胞,黑质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功能的逐步丧失,致使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根据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帕金森氏病与遗传也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或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症状 帕金森氏病起病缓慢,是逐渐发展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病人最突出的就是如下三大症状: 1 运动障碍。可以概括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时启动困难;运动减少:自发、自动运动减少,运动幅度减少;运动徐缓:随意运动执行缓慢。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有的患者书写时,字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有些会出现语言困难,声音变小,音域变窄,吞咽困难,进食饮水时可出现呛咳。有的患者起身时全身不动,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叫做“冻结发作”。 2 震颤。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地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个别患者可累及下颌、唇、舌和颈部等,每秒钟4~6次震颤,幅度不定,精神紧张时会加剧,不少患者还伴有5~8次/秒的体位性震颤,部分患者没有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者。 3 强直。就是肌肉僵直,致使四肢、颈部、面部的肌肉发硬,肢体活动时有费力、沉重和无力感,可出现面部表情僵硬和眨眼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身体向前弯曲,走路、转颈和转身动作特别缓慢、困难。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动作消失,步幅缩短,结合屈曲体态,可使患者以碎步、前冲动作行走,我们把它称为“慌张步态”。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穿衣、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都出现困难。另外,有的患者还可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油脂脸、多汗、垂涎、大小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出现忧郁和痴呆的症状。 诊断方法 一份有关中国帕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