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面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各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根据各部位的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术后随访22例患者3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修复的外形效果满意。结论: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实用有效的方法,美容效果良好。 [关键词]皮瓣;修复;组织缺损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4-0482-02 Repair of facial tissue defect with regional skin flap RONG Yong-xian1,LI Shui-rong2 (1.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Burn Surgery,2. Department of Surgery,Guiping People’s Hospital,Guiping 537200,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gional skin flap in reconstruction of facial tissue defect.Methods22 cases with facial tissue defect were cured by constructing and transplanting regional skin flap for the regional conditions of facial tissue defect between July of 2003 and June of 2008.ResultsAll the cases obtained satisfactory effects for full survivorship of regional skin flap ,one-stage healing of wound,tiny scar and good appearance by folowing up from three months to five year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It is a effective method with cosmetic result to repair facial tissue defect with regional skin flap. Key words:skin flap;repair;tissue defect 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是临床常见问题,而对面部一些部位特殊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要兼顾外观、功能和供区隐蔽等因素,要求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笔者自2005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各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创面22例,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15~68岁。病变原因:皮肤黑痣1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7例、瘢痕5例。修复部位:面颊部6例,上唇5例,眼周5例,鼻部4例,颞部2例。带蒂皮瓣13例、皮下蒂皮瓣9例。皮瓣设计最大为8cm×4cm,最小为1cm×0.8cm。 2手术方法 2.1 皮瓣设计:面部各部位局部皮瓣设计原则应根据缺损部位的面积、形态和位置设计相应的皮瓣,皮瓣的大小及形态应以创面一致或相适宜,供区选择要隐蔽,可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应不引起周围组织器官明显变形。 2.2 手术技术:在局部用0.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或联合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后,按设计线完全切除病变,肿瘤切除要在正常组织间进行,确保切缘没有肿瘤组织残留;瘢痕组织切除后各组织结构松解复位。根据缺损区创面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设计皮瓣,按皮瓣设计线切开,在深筋膜表面形成并掀起皮瓣,经修整后直接转移覆盖缺损区创面,或形成筋膜血管蒂的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后修复缺损。供区创面经皮下分离后可直接拉拢缝合。因为面部血运丰富,皮瓣的长宽比例可达3~3.5:1[1],如果皮瓣包含面动脉、内眦动脉等知名血管或部分肌纤维时,皮瓣的长宽比例可进一步加大。皮下蒂皮瓣的蒂部宽度不能小于皮瓣宽度,皮瓣形成时应修成皮瓣较薄、蒂部较厚的形态,以确保皮瓣血运供应。也应根据缺损区的深浅,形成皮瓣的厚度尽可能与缺损区组织一致,并注意与健侧对称。 3结果 3.1本组患者22例,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6~8天拆线,无皮瓣坏死。经3个月至5年的随访,修复后的皮瓣外观良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