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微种植体支抗不拔牙矫治重度牙列拥挤
应用微种植体支抗不拔牙矫治重度牙列拥挤[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微种植体非拔牙矫治重度牙列拥挤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患者12例,均为安氏II类错牙合,面型基本正常,上牙弓拥挤度8mm,在上颌颊侧牙槽骨共植入24枚微种植体,将Ni-Ti螺旋推簧置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术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结果:12例重度拥挤患者治疗后均达到满意效果,牙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面型良好,治疗前后SNA、SNB、U1-NA未见明显变化(P0.05),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距离5.48mm(P0.05)The upper molars were distalized bodily on average 5.48mm (P
4.2应用微种植体支抗远移磨牙解除牙列重度拥挤的临床要点:非拔牙矫治重度牙列拥挤,必须选择合适的适应证:①牙性Ⅱ类关系,骨性I类,低角或均角病例,对于磨牙I类关系,因要推下颌磨牙向远中会相当困难,而高角病例,磨牙远中移动,会增加前牙开牙合倾向。②面型突度基本正常,侧貌尚可者:对于面型良好或轻度牙性前突患者,矫治较易获得成功,而面型较突者,非拔牙矫治易引起上前牙唇移,不利于面型的改善,此类患者因需要较多间隙来解除拥挤和突度,应选择拔牙矫治。③上颌结节发育良好,磨牙区间隙分析可容纳推入的磨牙,另外如有第三磨牙存在,在推磨牙之前,拔除第三磨牙是必要的。
推磨牙向远中解除重度牙列拥挤的时机应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选择牙列为恒牙列早期,尤其是上颌第二磨牙未萌出的时候矫治最佳。青少年矫治患者,颌骨发育尚未完成,具有很大的出生发育潜能,青少年及儿童牙弓后段可利用间隙具有增龄性变化。研究表明[7]13~18岁青少年上牙弓后段可利用间隙,女性每侧可获得3.29mm间隙,男性每侧可获得5.25mm间隙,在矫治中应充分考虑青少年牙弓后段可利用间隙的增龄性变化这一因素,利用生长发育潜力,使严重拥挤病例采用不拔牙矫治。在生长发育期,因拥挤过早拔牙会造成牙量减少,使颌骨生长潜力下降。
关于微种植体承受负载的时间,尚有争议,而现代多数微螺钉种植体系统趋向主张“即刻负载”,“即刻负载”的观点基于1992年Brunski[8]提出的“微动度”理论。该理论认为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有100 的微动度不会影响骨整合的形成。同时,Melsen[9]研究证实,即刻加载的正畸力可以显著影响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改建和密度。本研究中,所有种植体支抗均采用即刻加载方式,无一出现松动、脱落现象,从而缩短了疗程。术前应常规拍曲面断层片和根尖片,根据骨量及牙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种植体最佳的植入位置。另外前牙覆牙合也是考虑的因素,对于深覆牙合患者,种植钉愈靠近近中,其垂直分力将有助于改善覆牙合。高弹性Ni-Ti推簧能提供稳定、持续、柔和的力量,力值约180~240g,力值大小选择要考虑第二磨牙的存在和患者对矫治力的反应,应用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健康的种植体周围组织可以预防细菌的侵入,长期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会导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造成骨的支持减少,进而探诊出血、化脓、上皮侵润,最后导致种致体脱落。
[参考文献]
[1]奉晓斌.正畸拔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29-31.
[2]Ziegler P.A clinical stndy of maxillary canine retraction with a retraction spring and with sliding mechanis[J]. 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89,98:99.
[3]郭 军,段银钟,等.种植体与口外弓作支抗推上颌磨牙远移的比较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6,14(3):335-337.
[4]徐 波.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口腔正畸学,1998,5(3):125.
[5]Gulati S.Dental and skeletal changes after intraoral molar distalization with sectiondl jip a ssembly[J]. 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1998,114:319.
[6]朱 梅、王增全.恒牙列期AngleII1类错牙合患者颅面颌牙合生长变化的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2001,17(1):42-44.
[7]陈莉莉,林久祥,许天民,等.13~18岁汉族正常牙合青少年上牙弓后段可利用间隙变化的纵向研究[J].口腔正畸学杂志,2007,14(1):25-28.
[8]Br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