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探究.doc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探究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呼吸衰竭临床应用探究作者单位:534002 广西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刘远波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肺结核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方法 对入选的4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面(鼻)罩BiPAP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病情转归、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和治疗4 h、1 d、3 d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40例患者中,35例呼吸衰竭明显缓解并成功脱机,有效率为87.5%(35/40);5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经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后成功脱机。BiPAP治疗成功的35例患者治疗3 d后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P0.05)。见表1。 2.3 血气指标变化 经BiPAP治疗有效的35例患者,在呼吸机疗4 h、1 d、3 d后,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BiPAP呼吸机应用的理论基础是胸肺组织的压力容积曲线。呼吸机的气道压力选择在P-V曲线的陡直段,用较小的气道支持压力带来较大的通气量的变化,吸气时提供一个较高的吸气压(IPAP),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降低吸气肌负荷,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和耗氧量,呼气时机器自动转换到一个较低的呼气压(EPAP),相当于呼气末正压(PEEP),可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气/血流比例[8]。基于BiPAP的以上作用机制,本组肺结核呼吸衰竭病例通过实施BiPAP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另外,BiPAP应用于肺结核呼吸衰竭治疗,减少了有创机械通气造成结核播散的风险。 本文40例中有5例(12.5%)经BiPAP治疗无效,及时改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后4例抢救成功,提示了尽管BiPAP具有方法较简便、安全舒适、疗效肯定、护理难度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但在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方面仍不能取代有创机械通气。因此,在实施BiPAP治疗时必须严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密切监测血气指标,在治疗开始后的4~24 h内尤为重要,一旦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持续无好转或恶化,特别是出现意识状态恶化和/或呼吸运动减弱时,要及时果断地行气管插管转换成有创通气,才能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7-157. [2] 钮善福.进一步拓宽面罩机械通气的临床适应证.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1(4):197-198. [3] 刘振酮,王承敏.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适应证.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1(4):253-255. [4]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144.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 (3):130-134. [6] 谢惠安,阳国太.现代结核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346-353. [7] 周春兰.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32例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45. [8] 朱蕾,钮善福.机械通气.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02-105. (收稿日期:2011-05-19) (本文编辑:梅宏伟)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