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病用药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病用药探究

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病用药探究(凤城市中医院内一科,辽宁风城118000) 摘要:祖国医学的心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心痛病证,根据有关文献记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历代医家对它均有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据资料及临床体验,选择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136种,按其功用分为4类。以这些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治疗瘀血在心痛病方面的表现,在症状和体征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因此,活血化瘀法有值得深入研究并运用于临床的价值。 关键词:活血化瘀;心痛;瘀血证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1049-03 针对不同病情,采用行气活血,通络散结、破瘀逐瘀等药物,治疗瘀血证的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古今对活血化瘀法都有较深入的研究。现就有关资料及个人临床体会,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供同道参考。 1活血化瘀法用于心病的历史 根据资料证实,2000多年前活血化瘀药已用来治疗心病,如《素问“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充。”说明气血运行障碍时,会导致心脏瘀血证。在治疗方面《素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治则。《神农本草经》总结汉以前的用药经验,收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30余种,奠定了治疗瘀证的药物基础。《景岳全书“血有蓄而结者,宜破之逐之,以桃仁、红花、苏木、延胡索、三棱、莪术、五灵脂、大黄、芒硝之属。”清大量的研究,并用于临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活血化瘀药的功用分类 根据资料及临床体会,选择活血化瘀中药136种,按其不同功用分为4类。 (1)通过补气血、养血而达到活血化瘀目的,计有18种。何首乌、当归、丹参、竹沥、阿胶、鸡血藤、龙眼肉、人参、黄芪、胡麻仁、枸杞子、白芍、桑寄生、桑椹子、牛蒡子、地黄、藕节、沙参。 (2)有一般的祛瘀生新、活血化瘀作用,计61种。益母草、鳖甲、鸡冠花、地棉、五灵脂、蒲黄、瓦楞子、赤芍、白芨、仙鹤草、棕榈、乌贼骨、灶心土、血余炭、茜草、山栀子、枳实、夜明砂、牛角腮、天南星、桂枝、吴茱萸、小蓟、侧柏叶、早莲草、地榆、槐角、葛根、乌药、海桐皮、白鲜皮、薏苡米、桔梗、柴胡、独活、白茅根、白芷、木香、香附、荆芥、紫苏、菊花、莱菔子、干姜、荔核、白僵蚕、旋覆花、天花粉、苎麻根、姜黄、丹皮、黄芩、龟版、续断、甘草、白蒺藜、茵陈、苍术、滑石、菖蒲。 (3)有攻瘀、散血作用,计42种。苏木、大黄、延胡索、水蛭、地龙、蜂房、螳螂、全蝎、山楂、木通、皂角刺、五加皮、蜈蚣、泽兰叶、芒硝、柿蒂、薤白、蟾酥、巴豆、白头翁、麻仁、麻黄、赤小豆、琥珀、汉防已、芫花、甘遂、王不留行、天仙藤、红花、川芎、自然铜、干漆、牛膝、白花蛇舌草、乌梢蛇、沉香、透骨消、小罗伞、郁金、瞿麦。 (4)有较峻烈的破瘀祛瘀作用,计15种。乳香、没药、血竭、阿魏、昆布、海藻、三棱、莪术、三七、穿山甲、桃仁、刘寄奴、穿破石、射干、附子。 3活血化瘀药功效的化学物理依据 笔者通过参考大量活血化瘀药的分析,再次看到组成中药的那些生命动力元素的含水络合离子的亲电性、电荷强度标度值分布状况是决定中药活血化瘀的功效的重要依据。也就是可以通过文献提出的第四统计力学一群子理论的参数(R1,R2)来加以定量分类其中中药的元素含量。 不同的活血化瘀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又比较了35种活血化瘀中药的R1、R2值。 由上可以看出具有活血化瘀中药以苦、成、酸、涩为主,以它们所具有的有机碱、有机酸、有机酮等来祛除瘀血。总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拓各种活血化瘀药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4体会 心痛病,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素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不和,则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气血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的关系。《素问“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提出了治疗气滞血瘀的原则。中医学说还指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活血宜治气”,根据这个理论,临床上在用活血化瘀药时,适当加入补气药效果更佳。笔者观察多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其甲皱微循环见管袢畸形、输出支弛张、输入支狭窄、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经用血腑逐瘀汤加减治疗后,心绞痛改善,甲皱微循环也改善。说明活血化瘀药在治疗心绞痛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可理解为气滞血瘀是形成心绞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气病致瘀”的不同病理改变,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活血宜先治气,或气血同治,祛瘀应益气、疏气相结合,气调血和则瘀血自散。治心痛病、急慢性中风病都应如此。 笔者临床体会,治心痛病一定要辨阴阳、寒热、虚实、气滞、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