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导航】高二语文-1.3《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课件-人教版第三册.pptVIP

【课堂新导航】高二语文-1.3《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课件-人教版第三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导航】高二语文-1.3《孔雀东南飞》并序配套课件-人教版第三册

内容剖析 一、辨识主题 本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度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叙述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文本解读探究 二、理清结构 三、探究重点 1.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分析:刘兰芝是一个聪明美丽、勤劳善良、果敢坚决、重感情、不向压迫者恶势力示弱的人。她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性格也很倔强。嫁到焦家后,任劳任怨,但不为婆婆所容。她敢于埋怨婆婆“故嫌迟”,愤怒地说出“君家妇难为”的怨语。同时,她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敢于正视和承担不幸,“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自请归家的举动,表明她不愿受迫害的心理。临走时,她严妆打扮,表现了她的镇静从容,不甘示弱。 与婆婆辞别的话,表现的是自责,实则是嘲弄和抗议。与小姑话别又反映她的友爱和善良,与丈夫分别时,她以蒲苇作喻,向丈夫表示坚贞的爱情,并希望仲卿像磐石一样,永无转移。回到娘家后,她坚守与仲卿的誓言,拒绝了比仲卿地位高贵得多的县令和太守儿子的求婚,表明她忠于爱情,不慕名利。后来受到凶暴且势利的阿兄的逼迫,知道与仲卿重聚无望,于是答允婚事,这时她主意已定,决心以死来向封建家长制抗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正是这种倔强的性格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使刘兰芝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 2.以焦母和刘兄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说明本诗是如何用个性化的语言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 分析:本诗侧重于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描写,而描写人物又大多通过符合人物身份和个性的语言来突出其性格特征。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 【大纲版】课堂新导航配套课件高二语文上册第1单元3孔雀东南飞(并序) 三 孔雀东南飞(并序) 名句品读 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3.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江南》 5.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陌上桑》 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7.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唐琬《钗头凤》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经典美文赏读 三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知识梳理 文本预习必知 文本解读探究 高考真题演练 知能优化训练 文本预习必知 作家作品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既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这两首诗加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纵横有口辩。梁时,官至东宫学士,并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现存我国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徐孝穆集》。 写作背景 儒家思想对礼制的规定来自周代,对婚姻、家庭等问题规定了若干条目。儒家思想认为组建家庭的目的是利于男子传宗接代,和睦兴旺。因此,它对妇女提出许多要求,而男子可以纳妾(各朝具体规制有差别)。封建礼制对妇女的具体要求就是“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封建礼制对妇女的行为也有一套惩罚措施,这就是汉代提出的“七出”之条,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以上七条中违背一条,夫家即可休之。 汉代尊崇孝德,提出“七出”之条,并把“不顺父母”放在首位。因此,许多因不孝顺父母而休妻的例子看来很不近情理,但这却是现实情况,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